八字之八败煞是什么意思

南京市溧水区和凤镇山南村早年间的婚嫁习俗,源于周代的“六礼”,即纳采(提亲)、问名(合八字)、纳吉(订婚)、纳征(拿聘金)、请期(送日子)、亲迎(迎娶新娘)等。按照“六礼”的要求,男婚女嫁从提亲到拜堂成亲、新女婿过门,要经过10多道程序,礼仪繁琐复杂。其具体过程和做法如下:提亲 旧社会男婚女嫁,全凭

南京市溧水区和凤镇山南村早年间的婚嫁习俗,源于周代的“六礼”,即纳采(提亲)、问名(合八字)、纳吉(订婚)、纳征(拿聘金)、请期(送日子)、亲迎(迎娶新娘)等。按照“六礼”的要求,男婚女嫁从提亲到拜堂成亲、新女婿过门,要经过10多道程序,礼仪繁琐复杂。其具体过程和做法如下:提亲 旧社会男婚女嫁,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本人没有选择的自由。双方家庭讲究门当户对,即所谓“穷不搭富,绸不搭布”,有钱人家的小姐,不会嫁给穷汉做老婆。

一、提亲

一般是男方主动。男方父母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在给儿子物色好适当的对象后,要请出媒人到女家提亲。媒人有专业性的,从业者大都是一些老于世故、能说会道的成年女性,称之“媒婆”。也有从亲戚朋友中请出合适的人做媒人的。媒人又叫“周公”,托媒也叫请“周公”。据传,古代的婚姻礼仪是周文王的儿子周公姬旦所创制,《周礼》“媒氏疏”中也有“使媒求妇,就合二姓”的记载,所以媒人被尊称为“周公”。 经“周公”说合,如女方同意议婚,男方便先要买几件姑娘的衣料和胭脂花粉送到女家作见面礼,并索取姑娘的“年庚八字”。所谓“年庚八字”,就是将姑娘的出生年、月、日、时,与相应的天干地支对照,排出8个字。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丁卯时”,其中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便称“八字”。

二、合“八字”

男方将女方写在红帖上的“年庚八字”取回后,放在灶头上或放到堂前香几上押上7天。如7天内家中不打破碗盏瓢勺,不发生其它不吉利的事情,便可请算命先生合“八字”。合“八字”,又叫排“八字”,就是根据男女双方的“年庚八字”和生肖属相进行综合推断,看男女双方是否“相克相冲”。犯有六冲(子午冲、丑未冲、寅申冲、卯酉冲、辰戌冲、已亥冲)和六吹(子未吹、丑午吹、寅已吹、卯辰吹、申亥吹、酉戌吹)的属“八字”不合,不能成亲。如果男女双方“八字”中带有六合的,犯六冲六吹就无大碍,仍可成婚。此外,还要看女方命里有无“关煞”,如孤老煞(不能生育)、桃花煞(俗称花癫疯)、望方煞(克夫)、八败煞(俗称败家货)、下勒关(投水死)、上勒关(上吊死)等等。犯有这些“关煞”的,男方不敢接纳。遇到特殊情况,也有到菩萨庙里求签定亲的。

三、定聘

“八字”合好后,如果不犯冲,女方的长辈、亲眷就要到男家拜访,考察男方的家境和人品相貌,谓之“相亲”,也叫“看人家”。若双方满意,便可定聘。这时,女方也要请出一名“周公”,由双方“周公”来往于男女两家,议定聘礼聘金。一般由女方先提出要求,通过“周公”与男方协商。待双方意见大致统一后,便可行聘。行聘俗称“拿聘金”,也就是订婚。男方设宴招待双方媒人和至亲好友,席间敲定聘金、彩礼,并于当日将部分礼金、衣料、首饰等,交女方“周公”清点,派人送到女家。同时交换龙凤帖。男方交“龙帖”,女方交“凤帖”,所以行聘也叫行帖。“龙帖”随聘金、彩礼送到女家后,女家回礼,也于当天将“凤帖”送到男家。礼篮中除放“凤帖”,还须放两只红纸袋,一只装大米,一只装茅柴或茶叶。纸袋封面上分别写“天作之合”,“麟趾呈祥”、“春茗千茶”、“秋粟万钟”等吉祥词。此外,篮中所放米糕、柏枝之类,也都取吉祥之兆。一经行聘,婚姻关系便正式确定,不能反悔。

旧社会聘金一般是讲稻米粮食,也有讲“代金银子”的。彩礼是指衣料、饰物,如金环银镯、四绸八布、胭脂花粉之类。

四、送日子

送日子也叫“清担”。当男女双方到了结婚年龄,一般由男方向女方提出迎娶的要求。在征得女方同意后,便请算命先生算定迎娶的吉日良辰,用红帖写上“谨定于×月×日为令嫒于归之期,眷姻弟×××顿首”的字样,交媒人送到女家。同时将未清的聘金、彩礼也一并送达女家,谓之“清担”。送日子时,男家一定要将祖孙三代的鞋样交媒人带到女家,以便女方早作准备,做好后随嫁妆送上。这一天,男方女方都要设宴招待双方“周公”和至亲好友,一来答谢,二来告知亲友,女儿出嫁的日子已定,到时将请他们参加婚礼。此后,亲朋好友便陆续登门,给嫁姑娘赠送贺礼。

五、迎娶

迎娶前的一两天,男方要用抬箱给女家送“四式礼”,即猪肉、鱼、鸡、蛋等。并办好“待媒酒”,答谢“周公”。迎娶的前一天晚上,男女双方都要分别举行“上头”、“暖轿”、“坐嫁椅”等仪式。男方“上头”就是由新郎的父亲给新郎穿戴女方送来的礼帽、鞋子,并说一些祝福的话,诸如“礼帽上头,富贵万年”、“双脚落地,买田置地”等。“暖轿”就是男方将准备好的花轿停在堂上,烧香上祭,由童男童女双双跪拜轿神。花轿中放一只取暖用的脚炉过夜,以求吉利。 女方在姑娘将出嫁时,要请人替她绞脸,谓之“开脸”。即用棉线绞去脸上的汗毛,使面部光洁红润。按民间的说法,姑娘绞完脸之后就是大人了,不再是“黄毛丫头”。临出嫁的前一天晚上,要举行“上头”、“坐嫁椅”的仪式。“坐嫁椅”就是在堂前放一把椅子,由兄长抱嫁姑娘坐到上面,并在两旁各坐一名伴嫁的姑娘。嫁姑娘面前放一张桌子,桌上除摆放酒菜外,还要放一面镜子,一个量米的五升斗。斗里装满米,中间插一把尺,一把剪刀和一杆秤,秤上搭一块黑色皱纱头巾。仪式开始,先由父亲给嫁姑娘斟酒3杯。第一杯斟完,叮嘱女儿要孝敬公婆;第二杯斟完,叮嘱女儿要尊重丈夫;第三杯斟完,叮嘱女儿要善待邻居。同时,母亲在一旁“哭嫁”,对女儿再三叮咛,并交待一件件嫁妆。父母教训结束,嫁姑娘由有福气的“搀拜妈妈”搀扶着,边哭边一一跪拜宗亲长辈,表示告别哭别按辈份大小,逐个进行。哭的内容因人而异,无非是一些祝福的话。受拜者一边给嫁姑娘赠送礼钱,一边上前搀扶并讲祝福的话。

有的人家举行“坐嫁椅”,作兴在堂前桌上放3盘团子,桌底放一只五升斗,斗上架一把大(音代)斧。当桌上点燃香烛,门外响起爆竹时,仪式开始。嫁姑娘由“搀拜妈妈”搀着来到堂前,先面对堂上神像磕3个头,然后坐上椅子,双脚踏在大斧上,讨“万代富贵”之兆。两位未出嫁的女孩,站在两旁,称为陪嫁姑娘。“搀拜妈妈”上前,用五色丝线给嫁姑娘象征性地绞脸。前额绞3下,后脑绞4下,边绞边说:“前头绞得方正方,养个儿子坐书房;后头绞得滴滴圆,养个儿子中状元”。“坐嫁椅”结束,上供的团子摆在桌上让前来看热闹的亲友邻居争抢,以讨吉利。

迎亲这一天,男家要雇吹鼓手吹吹打打,抬上大红花轿,热热闹闹到女家迎娶新娘。若家穷雇不起由吹鼓手和大红花轿组成的“响动轿子”,就只好雇一乘没有乐队的小轿,又叫“哑巴轿子”。而多数贫苦人家只能用推车、木船迎娶新娘。

八字之八败煞是什么意思

花轿快到女家时,女家帮忙的人赶紧关闭大门,向男家索要“开门礼”。等“周公”代男家封了“开门礼”(一般是瓜子、花生、糖果、香烟之类)后,对方才打开大门,让迎亲者进屋。这天,女家要请“搀拜妈妈”给嫁姑娘梳头。梳头时要讲吉祥话,如“手捧镜子亮堂堂,我给新娘巧梳妆。前头梳个龙抬头,后头又梳龙戏水,两边梳个插花棒,一对金圈(耳环)垂两旁”等。梳好后给嫁姑娘戴上凤冠,披上霞帔,坐到床上“哭嫁”。女儿哭,母亲也哭。哭了一遍又一遍,再三催促也不肯起身上轿,这叫“诈床头”。迎亲者为了让新娘早点上轿,图个顺当,便拿出“起床礼”,请新娘子动身。嫁姑娘动身前,母亲要给她交“里边箱”(一种放贵重物品的小木箱)和首饰盒的钥匙袋,边交边哭好话。有的地方在嫁姑娘上轿前,娘家要为女儿摆上酒菜,让她吃饱了才动身。这时,嫁姑娘要哭六样菜、八样菜或十二样菜,如“一粒圆子(肉圆)滴滴圆,把我哥哥弟弟吃了中状元,状元头上一点红,穿靴戴顶上我的门”;“一块猪肉四角方,把我哥哥弟弟吃了开砻坊,大砻坊开在溧水县,小砻坊开在家门口。金玉石臼有两张,乌金榔头配成双,打出籼米白似霜,打出糯米亮汪汪”;“一块鸡肉白洋洋,把我哥哥弟弟吃了开钱庄,财神菩萨来帮忙,开了钱庄开银行。铜钱银子没浪当(喻多),用车推来用船装”等等。吃完饭后,“搀拜妈妈”给嫁姑娘盖上红巾褡,拎上“子帕”(装有红蛋、柏枝、万年青、花生、瓜子、红枣、桂圆的红布包),准备“发亲”,“发亲需要放36门炮”(至少36个炮仗)。嫁姑娘由哥哥抱上轿。这时,男方“周公”要给抱轿的哥哥封“抱轿礼”。在一片爆竹声中,哥哥抱起嫁姑娘走向花轿,目的是不让嫁姑娘脚踩地面,以免带走娘家的财运。嫁姑娘上轿后,迎亲者告别女家起轿回程。女家的长辈亲友随轿送行,一直将嫁姑娘送到男家。送亲队伍按例必须凑齐4代人,以示人丁兴旺,“四世同堂”。抬嫁妆的队伍走在最前面,其中有一付“三朝担”,须让嫁姑娘的弟弟挑着。“三朝担”由椅子、畚箕、小脚盆、捶衣棒、苗帚、鞋匾等组成。另有一只“子孙桶”(即马桶),让小孩挑着,男家要专门给这个小孩封一份礼钱。迎亲轿子在途中过第一座桥时,轿夫要停下轿来,向男家索要“过桥礼”。

花轿快到男家时,男方要燃放爆竹迎接。轿子停下来后,男方的“搀拜妈妈”迎上前去,手拿镶有明镜、八卦的筛子在轿前晃一晃,谓之“退轿神”。然后用秤杆挑起轿帘,请新娘子下轿。这时,帮忙的人赶紧在地上铺上麻袋,让新娘踩着麻袋走向婆家。麻袋一般用3只,一只接一只地朝前移动,寓意“传宗接代”。也有新娘下轿后直接由新郎抱人家中的。新娘进家时,大门口早准备了一蒸笼饭,上面摆放染红的喜蛋和红枣、桂圆等。新娘到门口后稍停,用手在饭里抄一下,取兆“万(饭)代富贵”、“早(枣)生贵(桂)子”。

新娘子进门后,男家要大摆筵席,宴请送新娘来的女方至亲好友。因为是新亲,接待时十分注重礼节。要请对方的长辈坐首席,以示尊卑有别。并请会应酬能喝酒的亲友代表主家上席陪酒,让客人喝得开心。开席后,陪酒者给桌上的客人一一敬酒致意,营造友好气氛。席间,新郎也要在父辈的带领下,给客人们逐桌敬酒,表示敬意。喜宴结束后,新亲告别回家,男家要给每一个送亲的人赠送鸡蛋、花生、糖果之类,叫做“回头礼”。对其中尚未婚配的童男童女,还要另外“串钱”(在一股棉线上系上红包),祝愿“长命百岁”。新亲出门时,燃放爆竹送行。

六、拜堂成亲

拜堂一般在迎娶的当天下午或晚上进行。届时,堂上红烛高照,供桌上摆一盒娘舅送的“百子糕”,取兆多子多孙。待爆竹轰鸣,锁呐响起,拜堂仪式开始。新娘子在“搀拜妈妈”搀扶下与新郎并立堂前,随着司仪的口令,先拜天地神灵,再拜列祖列宗,后拜父母及诸亲长辈。拜亲戚时,拜到谁,谁受拜,向新郎新娘赠送红包喜钱。司仪在一旁高喊:“××赠大洋X块!”由专人一一记录在簿。拜堂结束,新郎新娘在众亲友簇拥下送人洞房。这时,主家请“搀拜妈妈”给前来看热闹的乡亲散发花生、葵花子、糖果等“新娘子果”。若人多拥挤,“搀拜妈妈”难以一一分发,只得将果子撒出去,任大伙哄抢。这叫“撒新娘子果”,也给喜事增添了热闹气氛。

晚上,诸亲六眷吃“人情酒”。这天娘舅要坐首席,待为上宾。当地民间有“天上雷公大,地上娘舅大”的说法,娘舅被视为至尊。其他姑姨表亲也要按辈份依次就坐,体现尊卑有别。席间划拳行令,一醉方休。办“人情酒”,主家也须安排能喝酒会应酬的人陪酒,让客人们喝足吃好,高高兴兴。上菜后,陪酒人举杯请客人随意喝。酒过三巡,开始敬酒。敬酒时行酒令。陪酒人在喝干第一杯酒后交令说:“一心敬!”接着客人们按逆时针方向逐个干杯交令。第二杯酒令是“二喜”,接下来喝“三星照”、“四季财”、“五登科”、“六顺”、“七巧”、“八仙会”、“九长寿”、“十大全”。连喝10杯,叫做“喝十大全”。

喝完“十大全”,有时候陪酒人还要编出一套酒令继续喝。酒令编得既长又拗口,说得不好就要出错。说错了要被罚酒。有时候在喝完“十大全”后,就各找对象喝,方法有“划拳”、“抽筹”等。因此“人情酒”一般要喝上几个钟头,尽兴而归。

当晚,同族中人及新郎的表兄弟要凑钱购买红烛、鞭炮和5至7样糕糖点心,给主家“送房”。主家要请送房人喝“送房酒”。有钱人家还请戏班唱“送房戏”。也有民间艺人凑在一起主动来唱戏祝贺的。主家设宴招待,还要给演员封酬金。与此同时,村里的年轻人也结伙前来看热闹、闹洞房,往往要闹到深夜。所谓“送房”,是给新郎新娘讨吉利,讲的全是吉祥话。一人讲众人和,形式很活跃。好话有:“喜灯挂在喜门前,喜对贴在喜堂上。喜福寿、喜双全,喜子喜孙万万年”等(附件3)。讲完好话,新娘子要亲自发香烟,送花生、瓜子、小糖之类,以表谢意。有人搞恶作剧,趁新娘子划火柴给“送房”人点烟时,凑上去将火吹灭,让新娘子再点,借以取闹作乐。也有将马桶盖、枕头等藏起来,向新郎新娘索要赏赐的。闹洞房的人有老有少,取闹的方法也多种多样,都是为了开心、热闹。

第二天清早,新娘子要到公婆面前问安,给二老敬茶,聆听教诲。

七、谢“周公”

婚后一两天,主家办酒谢“周公”。俗话说:“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旧社会最忌男女授受不清,当女孩成年后便深居闺阁,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几乎与外界隔绝。谈婚论嫁,要有媒人牵线搭桥才行。从提亲到完婚,每一道程序都少不了“周公”从中联系协调,真可谓磨破嘴皮跑断腿,十分辛苦。请过谢媒酒后,新郎的长辈还要带上肉、蛋、茶点、鞋子等礼品,到“周公”家中登门致谢。

八.新女婿过门

婚后第三天,新郎要在宗亲长辈的陪同下,带上10个菜和其它礼品,到女方家中拜见岳父岳母,这叫新女婿“过门”。岳父岳母要办酒招待,并请人陪新女婿喝酒。席间,陪客向新姑爷频频敬酒,喝了一杯又一杯,酒量小的很容易被灌醉。还有姑娘嫂子给新姑爷“桠饭”的习俗。即几个人配合好,悄悄地将饭团扣到姑爷碗里,非逼他吃掉不可。还有姑娘嫂子“弄损”(为难)新姑爷的,特意在饭里加一把咸盐,或者倒一些菜汤,让姑爷下不了台。

新女婿“过门”后,整个婚嫁仪程便圆满结束。而在女家,此后还有两件事要办。一件是在新婚的第一年“立夏”时节,岳父岳母要给女儿女婿“送夏”;另一件是,在新婚的第一个春节,新郎新娘回门拜年时,本家叔伯兄弟要宴请新女婿,叫做“接新亲”。“送夏”是由岳父岳母备好成双成对的凉枕、毛扇、夏装衣料等礼品,送到女婿家,以示关怀。“接新亲”是在新婚夫妇备礼品去女方宗亲家拜年后,由女方的叔伯兄弟设盛宴招待,并给新婚夫妇“串钱”,馈赠桂圆、花生、米糕等吉祥礼品。

早年间婚姻制度要求按“六礼”行事,免不了争彩礼、讲排场,男女双方花费都很大。穷人家的孩子娶不起老婆,就想出变通的办法,于是就出现了抢亲、招亲、“转茶”、调亲、带童养媳等一些特殊的婚姻方式。

1.抢亲。抢亲并非“王老虎抢亲”那样的强抢民女,而是经双方家长商定,或在女方默许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既省钱又省事的带有戏剧性的婚嫁形式。有的常常是男家选好日子,撑一只大船到女方家水埠口等候。待嫁姑娘踏上水埠,蹲下来淘米洗菜时,男方的人飞速上前,将她抱起来就走。上船后,有人立即向岸上撒出一把红帖,抢亲就算告成。当女方的父母兄弟闻讯赶来时,船已经离岸远去。见到满地的红帖,就不必再追。做母亲的又哭又骂,一来心疼女儿,二来装装样子,图个吉利。有的则将接新娘的独轮车停在村口路边,等嫁姑娘拎着包袱“走亲戚”时,抱上车子就走。同样有人撒红帖,放鞭炮,告知女方家长。也有趁赶庙会抢亲的,做法基本相似。

2.招亲。招亲又叫入赘、招女婿。一般是男方家穷、男孩子多,而女方无子嗣,经双方协商让新郎到女家成婚,既做女婿,又做儿子,为岳父岳母养老送终。也有丈夫去世,寡妇招一个男人进门做老公的,都属招亲。

3.“转茶”。“转茶”又叫收继、转房。过去,男女人洞房后要喝“和气茶”。喝过“和气茶”,夫妻俩就一辈子相守,白头偕老。这杯茶有分量,象征夫妻系的恩爱绵长。“转茶”就是妇女在丈夫去世后,不改嫁他姓,而由公婆作主,求得同族宗长支持,转嫁给死者的兄弟做老婆。只要举行简单的结婚仪式,不须惊动太多的亲友。

4.调亲。调亲又叫交换婚。一般是甲乙双方都有待婚的儿女,因家贫或其他原因,一时找不到对象,经人介绍由甲方娶乙方的女儿做媳妇,同时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乙方的儿子做老婆,互相交换,结成亲家。双方都免了彩礼聘金,也可少掉许多应酬。但这样做,往往违背子女的意愿,酿成不幸的后果。

5.带童养媳。带童养媳就是在儿子年幼时,就领养人家一个女孩进门做媳妇,等到了结婚年龄再举行婚礼,也叫“圆房”。旧社会,子女多的穷人家,为了减轻负担,只得将女孩早早送给人家当童养媳;对方也乐得不花钱或者少花钱,就娶回一个媳妇,还能当丫头使唤。因此,过去在农村,带童养媳的现象比较普遍。

原创文章,作者:凯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rixz.com/bazi/116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