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算命的说鸡飞关和老人关什么意思的词条

【家有家法,行有行规】(谚)行(犺á狀犵):行业。指家庭有家法,行业有行规。高阳《状元娘子》下一〇:“李姑娘,你最明白不过。‘家有家法,行有行规’,契价是二百四十两,照七折折押,只得一百六十八两。现在算个整数,完全是李姑娘的面子。”〇也作①〔家有家规,铺有铺规〕。铺:店铺。路一《赤夜》上一六:“狱婆

【家有家法,行有行规】(谚)

行(犺á狀犵):行业。指家庭有家法,行业有行规。高阳《状元娘子》下一〇:“李姑娘,你最明白不过。‘家有家法,行有行规’,契价是二百四十两,照七折折押,只得一百六十八两。现在算个整数,完全是李姑娘的面子。”

〇也作①〔家有家规,铺有铺规〕。铺:店铺。路一《赤夜》上一六:“狱婆子在门口站了会儿,说:‘咱这么着,“家有家规,铺有铺规”,我这班房也有我班房的王法。’”②〔家有家法,帮有帮规〕。家文等《独臂武松》四回:“武松深知,‘家有家法,帮有帮规’,人家门清户正的帮规,外人是不得干预的。”③〔家有家法,社有社规〕。周原《中原大地》一五:“‘家有家法,社有社规’,一个娘们,骂成这个样子,还有个王法吗?”

【家有千贯,不如日进分文】(谚)

贯:旧时钱制,用绳子穿上,每一千为一贯。家里纵然有千贯的钱财,也不如每天有微薄的收入好。指固定的收入虽少,也远比只出不进的死钱好。元·秦简夫《东堂老》一折:“那钱物只有出去的,无有进来的,便好道‘坐吃山空,立吃地陷’,又道是‘家有千贯,不如日进分文’。”

〇也作①〔床头千贯,不如日进分文〕。明·徐《杀狗记》六出:“汝合往外州经营,求取利息,可立见富足,免致坐食山崩。古人云:‘床头千贯,不如日进分文。’”②〔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清·石天基《传家宝》卷九:“沈老说道:‘我有许多钱财,又有许多田庄,我与你穿好的,吃好的,尽好快活过日子。’二姐恼怒道:‘古人说得好: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我要家财何用?’”

【家有千金,不如薄技在身】(谚)见“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家有千口,主事一人】(谚)

指家庭不论大小,必须由一人主事。也泛指任何集体都要由一人统管全局。《廿载繁华梦》九回:“须知俗语说:‘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就是瞧我不起,本该赏个脸儿,到府里和我们相见。”

〇也作①〔家有千丁,主事一人〕。王长乐《家婆选贤》:“俗话讲:‘家有千丁,主事一人。’二婶脾气好,待人亲,再加上治家有方,深得三位媳妇的钦敬。”②〔家有十人,主事一人〕。袁民权《恨》七:“哥,家有十人,主事一人。你听兄弟一句话,下个狠心,叫她结婚吧!”③〔家有万贯,主事一人〕。刘江《太行风云》五六:“家有万贯,主事一人。当家的不在,庄产不能动,金银财宝更不用说。”

【家有三件宝,丑妻薄田破棉袄】(谚)

丑陋的妻子,不惹祸;不肥沃的田地,没人争夺;破旧的棉袄,能御寒。指丑妻、薄田、破棉袄,是旧时农家的三大宝。陈登科《风雷》一部二〇章:“俗话说:‘家有三件宝,丑妻薄田破棉袄。’在旧社会里,穷人家要娶上个漂亮媳妇,不是幸福,而是遭罪,轻则供地主豪绅玩乐,重则冲家丧命,人财两空。”

〇也作〔家有丑妻是个宝〕。刘永福《择婚》:“俗话说:‘家有丑妻是个宝。’虽说风花是邻村数得着的丑姑娘,可依我看,咱们庄户人家找风花这样的姑娘,可有许多好处。”

【家有三件事,先从紧处来】(谚)

家里同时有几件事,要先拣紧要的做起。指处事要尽先处理紧要、急迫的。聂海《靠山堡》一〇:“啥先啥后,得看实际。俗话说‘家有三件事,先从紧处来’么。”

〇也作①〔家有三件事,先拣紧的干〕。刘江《太行风云》三四:“人常说:‘家有三件事,先拣紧的干。’日本鬼子已经打到家门口,打老财地主,只好放到第二步。这就叫民族矛盾超过阶级矛盾,解决了一个,再解决一个。”②〔家有三件事,先打急处来〕。岳啸《武当山传奇》一四回:“嗯?一步一个坑?秦海山脑瓜被这一句话砸开了一个豁。对!家有三件事,先打急处来。一件一件办,一步一个坑!”

【家有万石粮,不如生个好儿郎】(谚)

家里财物积聚再多,也比不上生个有作为的后代。指钱财业产的积存,不如注重人才的培养。慕湘《晋阳秋》四章:“常言说:‘家有万石粮,不如生个好儿郎。’你看人家高家的孩子哪点不好?要人才有人才,要品行有品行,全村里谁不夸奖!”

【家有万石粮,挥霍不久长】(谚)

家里纵然有万石存粮,要是挥霍浪费,很快也会耗完。指无论怎样厚实的财产,也经不住挥霍浪费。沈有度《俗谚的启示》:“‘家有万石粮,挥霍不久长。’是指有了人才就不愁没财产,而财产再多却未必能换取人才。”

【家有万贯,不如出个硬汉】(谚)

贯:旧时钱制,用绳子穿上,每一千为一贯。指纵然拥有万贯家财,也不如有个能顶门立户的硬汉子。清·钱大昕《恒言录》卷六:“闾巷常谚:‘家有万贯,不如出个硬汉’,‘万顷良田,不如四两薄福’。”

【家有万千,小处不可不算】(谚)

家里纵然有千万钱财,开支也要精打细算。指再大的家业,过日子也必须节制而有计划,不可随意浪费分文。明·破悭道人《一文钱》:“我一生钱癖在膏肓,阿堵须教绕卧床,便称柴数米亦何妨。古人道得好:‘家有万千,小处不可不算。’”

【家有梧桐招凤凰】(谚)

梧桐:梧桐树,传说凤凰鸟只在梧桐树上栖息。凤凰: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指家里有了梧桐树,才能招得凤凰来。比喻具有优越的条件,才能吸引来人才。范泉涌《李家湾的故事》:“就这条件?要啥没啥,如何能引来人才。常言道:‘家有梧桐招凤凰。’要想‘凤凰’飞来,我们还是先栽好‘梧桐’要紧。”

〇也作①〔留得梧桐在,自有凤凰来〕。张之《红楼梦新补》八八回:“此事暂且放起。有老太太在,便困不住人。还是俗语说的好:‘留得梧桐在,自有凤凰来。’你只听我说,万事且置度外,一意保养身子要紧。”②〔有了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令狐泰《旧话重提》:“关外地广人稀,要寻一个人,不是像大海捞针一样吗?俗话说:‘有了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我看,我们雇上一伙玩杂耍的,走到哪儿就耍到哪儿,不愁引不来人。”③〔家有梧桐树,不愁凤凰来〕。杨书案《黄巢》三章:“一静不如一动。待占了大同,不信李克用不眼馋。‘家有梧桐树,不愁凤凰来’。”

【家有贤妻,夫不吃淡饭】(谚)

家里有了贤惠的妻子,丈夫的日子就会过得有滋有味。指有了贤妻,丈夫就得益无穷。《包公案》卷三:“巧妻若要拣夫,拙夫何从得妻?‘家有贤妻,夫不吃淡饭’。”

〇也作①〔家有贤妻,夫有闲逸〕。鄢国培《巴山月》一八章:“太太,未必有句俗话都不晓得,‘家有贤妻,夫有闲逸’嘛,我为何不清闲逍遥呢?”②〔家有贤妻,男人出息〕。出息:得益。成正和《淡绿色的站牌·笔祸》:“从来说:‘家有贤妻,男人出息。’桂花对丈夫百般体贴,家里事务不让丈夫操心,对丈夫的事业帮助鼓励,论功劳,有桂花一半。”

【家有贤妻,丈夫不遭横事】(谚)

横事:意料不到的灾祸。指家里有贤惠的妻子,处事周到,防祸未然,丈夫自可过着无忧无虑的平安生活。元·无名氏《盆儿鬼》一折:“你那里去?咱拿了他许多东西,他肯干罢?你且躲在黑影儿里,听他说什么话波。〔净云〕好,好,好!家有贤妻,丈夫不遭横事。待我听那厮说些什么。”

〇也作①〔家有贤妻,男儿不做横事〕。陈荫荣等《兴唐传》一二六回:“常言说:‘家有贤妻,男儿不做横事。’这玉花公主是个压事之人,她怕单雄信听说李世民到了,定要闯到御果园去捉拿他,那样一来,事情就闹大了。”②〔家有贤妻夫祸少〕。马昭《醉卧长安》二章:“常言道:‘家有贤妻夫祸少。’将来,这贤女子不知会帮你排解多少烦恼和凶险呢!”③〔家无贤妻,必遭横祸〕。陈登科《赤龙与丹凤》一部二五:“黎张一把没拉住,看着‘恶水缸’的背影,无可奈何地感叹一声:‘唉!家无贤妻,必遭横祸!’”

【家有一老,黄金活宝】(谚)

家里有一位老人坐阵,抵得许多金银财宝。指老人生活经验丰富,是家庭极为宝贵的财富。谢觉哉《爱父母》:“有句老话:‘家有一老,黄金活宝。’在这社会大改革的时候,老人的意见不可能都对,但在某些方面仍是‘活宝’。”

〇也作①〔家里有一老,炕头坐活宝〕。董玉振《精明人的苦恼》三九:“你‘不听老人言,必定有风险’。古人说的:‘家里有一老,炕头坐活宝。’这是要从心眼里领会的话。”②〔家有老,是个宝〕。马金《青年生活向导·家庭篇》:“‘家有老,是个宝。’这话一点不假。老人在家庭中,一般说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总是能帮助子女料理些家务的。”

【家有一心,有钱买金;家有二心,无钱买针】(谚)

全家上下一条心,就能买来黄金;一家人各怀二心,就会穷得连根针也买不起。指家人的同心协力是通往致富的康庄大道。明·徐《杀狗记》一九出:“俗谚云:‘家有一心,有钱买金;家有二心,无钱买针。’我若依了你的言语,背了大员外,使人送些钱与小官人,有何难处,只是于礼不可。”

〇也作〔家有一心,堆积黄金;家有二心,无钱买针〕。清·石天基《传家宝》卷七:“‘家有一心,堆积黄金;家有二心,无钱买针。’一家过活,全靠同心同力,辛勤本分,定然兴旺。”

【家贼难防】(谚)

家庭成员中出了贼盗,那是最难防范的。泛指内部的坏人最难对付。《五灯会元·梁山缘观禅师》:“问:‘家贼难防时如何?’曰:‘识得不为冤。’”白危《沙河坝风情》上一〇:“这种佃户千万要不得!自古道‘家贼难防’呀!”

〇也作①〔家贼难防,偷断屋粮〕。偷断屋粮:把家里的口粮都能偷光。《增广贤文》:“家贼难防,偷断屋粮。坐吃如山崩,游嬉则业荒。”②〔家贼难防,暗箭难躲〕。燕平《从前,当我年轻时……》二三:“‘这就叫家贼难防,暗箭难躲。’瘦师傅坐在酒缸边,听了半晌,插了这么一句。”③〔家贼难防,外鬼难抓〕。刘绍棠《田家少闲月》一〇:“车轮飞转走到半路,金三角大饭店突然一团漆黑,便知道有人暗中报信,赶到现场也是白跑一趟。家贼难防,外鬼难抓。副所长把一肚子恶气都发泄在徐芝罘身上。”

【家中无鬼万年安】(谚)

家里要是没有鬼怪作祟,就会长久地平安无事。指家庭出了邪佞,就会衰败。《吴三桂演义》一回:“俗语说得好:‘家中无鬼万年安。’一家如此,何况一国。”

【家住山前识鸟音】(谚)

住在山前的人家,听惯了鸟鸣,也就能辨识鸟音。比喻久处某一环境,自然就熟悉某一环境的情况。姜亦杰《自了汉的乐趣》:“俗话说:‘家住山前识鸟音。’他忽然想起,这间谷达达经常鸣叫的山边有一块玉米地,这阵子玉米快要熟了,何不去守地撵雀呢!”

〇也作〔久住山林辨鸟音〕。邓有为《为了乡邻的安宁》二:“人常说:‘久住山林辨鸟音。’二弟,你去那里,人地两生,还是让大哥去,大哥对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是熟悉的,人熟好办事嘛!”

【家资多大祸多大】(谚)

家业资财的规模有多大,承担的风险就有多大。指积财和招祸往往是并行的,戒人引起警惕。《风月梦》二四回:“这种事,秤也称不得,斗也量不得。有句俗语:‘家资多大祸多大。’”

【夹裤改单裤——没里儿】(歇)

里:谐“理”。指理亏。吴越《括苍山恩仇记》四六回:“小清子也分开众人,一步抢上前去,一蹿蹿到林炳跟前,指着鼻子就损起他来:‘怎么啦?吃冰拉冰——没化(话)啦?进了坛子胡同——闷啦?夹裤改单裤——没里(理)儿啦?’”

【贾家的姑娘嫁贾家——贾门贾氏】(歇)

包含算命的说鸡飞关和老人关什么意思的词条

贾:谐“假”。氏:谐“事”。形容十分虚假。杨朔《三千里江山》八:“李春三毛毛愣愣地说:‘我看你是贾家姑娘嫁贾家,贾(假)门贾(假)氏!明是熊蛋包,还要往自己脸上贴金。人家姚科长就是比你英雄,有什么好说的。’”

〇也作〔姓贾的姑娘配姓贾的小子——贾门贾氏〕。卞祖芳《庐山神女》:“‘哼!’她把头一扭,‘别假惺惺的了!你当我不知道,不了解你吗?姓贾的姑娘配姓贾的小子——他妈的贾(假)门贾(假)氏(事) !’”

【假大空】(惯)

指虚假、夸大、空洞的内容。黎汝清《皖南事变》再版后记:“我国文学、史学都是在长期极左路线的影响下,不是造神就是画鬼,好人始终好,坏人始终坏,假大空惯了,形成了一种固有的传统观念,一旦面对真实就受不了。”刘绍棠《柳伞》四章二:“柳景庄恶狠狠地答道:‘假大空,高大全,卫东彪,柳下跖,谁知道你看中哪一个?’”

【假李鬼遇上真李逵】(惯)

李鬼、李逵都是《水浒》中的人物。李鬼冒李逵的名去截道,没想到真的碰上了李逵而被杀死。指冒名顶替的恰好碰到了被冒名的人。金庸《碧血剑》九回:“你可知你姑奶奶是什么门户?嘿嘿,假李鬼遇上真李逵啦。老实对你说,我们三人正是华山派的。”

【假马卖了个真马的价儿】(惯)

比喻把差的当好的来用。刘绍棠《豆棚瓜架雨如丝》二八章:“但是,马连良坐了牢。没人演得了乔玄,唱不了‘劝千岁杀字休出口’,梁菊鸣的干爹便贿赂北京的梨园公会主事人,保举梁菊鸣顶缺,假马卖了个真马的价儿。”

【假戏真做】(谚)

戏文是假的,但演员却要像真的一样去表演。借指明知是假,却要真做,以收到预期的效果。杨耀健《烽烟谍影》一:“假戏真做,给日本人来个迷魂阵。”

〇也作①〔假戏还得真唱〕。周恩惠《血手印》:“真真假假,他心中早已有数。但假戏还得真唱,取得血证,有如取得了保官符,他觉得气壮了些。”②〔假戏只好真做〕。卞祖芳《高工奇遇记》三:“汪大雷‘不上路’,然而没有他,自己准得今晚饿肚子,虽是假戏,现在也只好真做了。”

【价出口,货出手】(谚)

价:价钱。指市场交易中,买方说定了价钱,卖方交出了货物,就算成交,双方不得反悔。侯树槐《大地的留恋·酸甜的葡萄》:“什么?你的葡萄?‘价出口,货出手’,你红口白牙,说话得给话作主,出手得给货作主。”

【价高招远客】(谚)

远客:远处的客商。只要肯出高价,路途再远,也会有客商把货送上门来。指只要舍得出高价,就不愁买不到缺货。也借指只要舍得出高额酬金,就不愁引不来人才。《三宝太监西洋记》七七回:“自古道:‘价高招远客。’番子们图我这一两银子,蜂拥而来,却不一日之间,可以全得。”

【价一不择主】(谚)

议定了的价钱,不再浮动,不论哪个顾主买去都一样。指市场卖货,重在信用,只有议定的价钱,没有选定的顾主。《警世通言》卷二二:“况且常言‘价一不择主’,倘别有个主顾,添些价钱,这副棺材买去了,我就失信于此僧了。”

【架桥拨火儿】(惯)

比喻挑拨双方的关系,引起事端。《红楼梦》六三回:“袭人笑道:‘你一天不挨他两句硬话村你,你再过不去。’晴雯笑道:‘你如今也学坏了,专会架桥拨火儿。’”

【架舌头】(惯)

比喻翻闲话,搬弄是非。《金瓶梅词话》一二回:“旁人见你这般疼奴,在奴身边去的多,都气不愤,背地里架舌头,在你跟前唆调。”

【嫁出的女儿,泼出的水】(谚)

指旧时女儿一出嫁,就如同泼出去的水一样,再也不能收回来,从此不再算是娘家的人了。《孽海花》二二回:“只听这话还没说了,忽有个老头儿涎皮赖脸的接腔道:‘咦,嫁出的女儿,泼出的水,你倒怕了他!’”

〇也作①〔嫁出门的女,泼出门的水〕。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二〇:“嫁出门的女,泼出门的水。只有你们家的姑娘,崽都生了,还有这副脸回娘家长住!”②〔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王玉龙《清泉曲》三五:“我关老三说出去的话,是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往回收不是人养的!”③〔泼出去的水,嫁出去的女〕。张孟良《儿女风尘记》一部一九:“次日,小马讨饭走后,李掌柜又来天保床前放冷枪:‘想开点吧,早晚是泼出去的水,嫁出去的女。’”

【嫁得鸡,逐鸡飞;嫁得狗,逐狗走】(谚)

嫁给鸡,就得跟着鸡飞;嫁给狗,就得跟着狗跑。旧指女子不论嫁给什么样的汉子,都得顺从地跟人家过一辈子。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下:“杜少陵《新婚别》云‘鸡狗亦得将’,世谓谚云‘嫁得鸡,逐鸡飞;嫁得狗,逐狗走’之语也。”

〇也作①〔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官场现形记》八回:“俗话说得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你嫁了我们抚台做姨太太,我们都得称你宪姨太太。”②〔嫁的鸡,随鸡飞;嫁的狗,随狗走;嫁的孤堆坐着守〕。孤堆:坟堆。元·武汉臣《老生儿》三折:“我嫁的鸡,随鸡飞;嫁的狗,随狗走;嫁的孤堆坐着守。我和你生则同衾,死则同穴,一车骨头半车肉,都属了你刘家。”③〔嫁了毛虫啃树皮,嫁了蚂蚱喝露水〕。《山西地方戏曲·探病》:“你干老爹一定亲,干妈那敢吭一声!还不是等着那‘嫁了毛虫啃树皮,嫁了蚂蚱喝露水’!”

【尖担——两头脱】(歇)

尖担:两头尖的扁担。尖担两头没有钩槽,挂在两头的东西容易脱落。指两头都落空。元·关汉卿《救风尘》三折:“那个妇人是我平日间打怕的,若与了一纸休书,那妇人就一道烟去了。这婆娘她若是不嫁我呵,可不弄的尖担两头脱?”

〇也作①〔尖担担柴——两头脱〕。《西游记》五七回:“八戒点头道:‘我理会得。但你去,讨得讨不得,次早回来,不要弄做尖担担柴两头脱也。’”②〔扁担没扎——两头失塌〕。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二〇:“那边听说不是红花亲,定不肯要了,好吧,这下子那边挡驾,这边又不能转去,落得个扁担没扎,两头失塌。”

【尖底瓮儿——一撞便倒】(歇)

本指尖底的瓮不稳,撞一下就倒;转以形容立足不稳或虚弱不堪,禁不住碰撞。明·王衡《郁轮袍》三折:“〔生〕大王,则我今日学得个哑谜儿,试与俺兄弟们答问咱。你见关大王卖豆腐来?〔众〕见来,人硬货不硬哩。〔生〕你见尖底瓮儿来?〔众〕见来,少不得一撞便倒哩。”

【奸不厮瞒,俏不厮欺】(谚)

奸:歹的。厮:相。俏:好的。不论好歹,不相欺瞒。指打消一切顾虑,把真情告诉对方。《水浒全传》二回:“奸不厮瞒,俏不厮欺。小人不姓张,俺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的便是,这枪棒终日搏弄。”

【奸情出人命,赌博出贼星】(谚)

见“赌近盗,奸近杀”。

【奸生杀,赌生盗】(谚)见“赌近盗,奸近杀”。

【肩膀端着一个脑袋】(惯)

指跟普通人一样,没什么区别。浩然《艳阳天》一二六章:“马之悦说:‘这倒也是实话。我是肩膀端着一个脑袋的人,我也得靠你们过日子。’”

〇也作〔两个肩膀顶着个脑壳〕。马忆湘《朝阳花》一二章四:“‘你们猜,哪个来了?’‘我晓得。’王德民慢吞吞地说:‘两只手,两条腿,两个肩膀顶着个脑壳的人来了!’”

【肩膀宽】(惯)

形容人能力强,能担起重任。柳青《创业史》九章:“要不是生宝肩膀宽,担起俺常年互助组这一摊子生活问题儿,你看我犯愁不犯愁?”

〇也作〔肩头硬〕。浩然《艳阳天》五七章:“焦淑红说:‘焦克礼,小乐再弱,也是咱们自己人!’韩百仲说:‘得从自己人里边挑肩头硬的!’”

【肩膀头儿不齐不是亲戚】(谚)

站在一起一高一低的不是亲戚。指贫富、社会地位相差太大的,不会结成真正的亲戚关系。郭澄清《大刀记》一卷一五:“‘俗语是实话——肩膀头儿不齐不是亲戚。’永生说,‘穷人见穷人,非亲胜似亲;富人见穷人,是亲不认亲。’”

〇也作〔肩膀齐,为兄弟〕。陈荫荣等《兴唐传》三六回:“常言:‘肩膀齐,为兄弟。’借我表哥的光儿,咱们哥儿俩还得多多亲近呢。”

【肩膀头子扛着一张嘴】(惯)

指只知道吃。浩然《艳阳天》三九章:“焦庆媳妇叹口气:‘唉,啥法子呀!孩子多,劳力少,哪个不是肩膀头子扛着一张嘴呀!’”

【肩膀一边齐】(惯)

指各方面的情况、条件都差不多。老舍《四世同堂》三七:“告诉你,只要你肯送礼,你几乎永远不会碰到摇头的人!只要他不摇头,他——无论他是怎样高傲的人——便和你我站得肩膀一边齐了!”

【肩不动膀不摇】(惯)

形容什么也不干。杨沫《青春之歌》二七:“咱们庄稼人一颗汗珠摔八瓣,好容易打下的粮食,伍仁贵那老家伙肩不动膀不摇,手一伸就抓挠过去啦。可是他还倒打一耙,说咱们农民吃的是他的!”

〇也作①〔肩不担担,手不提篮〕。周立波《暴风骤雨》一部六:“人家命好,肩不担担,手不提篮,还能吃香的,喝辣的,穿的是绫罗绸缎,住的是高大瓦房,宽大院套。”②〔肩不挑担,手不提篮〕。梁斌《烽烟图》六:“不像那些肩不挑担,手不提篮的人,吃尽了天下的好东西,脸上永是黄黄的,枕头边离不开药罐子。”③〔手不提篮,肩不担担〕。陈登科《风雷》一部一章:“这个人从小讨饭,手不提篮,肩不担担,讨一口吃一口,把他也养成一身懒骨。”

【肩不能挑担,手不能提篮】(惯)

指什么活也干不了或不会干。《何典》六回:“虽然三百六十行,行行吃饭着衣裳,我却肩不能挑担,手不能提篮,百无一能,教我去做什么?”刘绍棠《京门脸子》一章七:“老东西肩不能挑担,手不能提篮,叫他张着嘴喝西北风去吧!”

〇也作①〔肩不能挑,背不能负〕。《宦海》一〇回:“这班兵勇,平日都是游手好闲惯的,一旦裁撤了他的口粮,肩不能挑,背不能负,还要喝口黄酒,抽几口大烟,哪里有什么谋生的道路。”②〔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在学校养成了一种学生习惯,在一大群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学生面前做一点劳动的事,比如自己挑行李吧,也觉得不像样子。”③〔手不能提,肩不能挑〕。茅盾《走上岗位》二:“仲翁,我就这么尽心力而为之,只差件事:我不会动粗工,手不能提,肩不能挑。”

【拣高枝儿飞】(惯)

比喻巴结攀附有权势、有地位的人。《红楼梦》五五回:“姑娘放心,这也使不着你的银子。明儿等出了阁,我还想你额外照看赵家呢。如今没有长羽毛,就忘了根本,只拣高枝儿飞去了。”

【拣了芝麻丢掉西瓜】(惯)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拣日不如撞日】(谚)

撞日:碰巧遇上吉日。指与其挑个好日子办事,不如现在办好。《粉妆楼》一回:“自古道:‘拣日不如撞日。’就是今日,求柏兄一纸庚帖,岂不更妙!”

【拣有头发的揪】(惯)

头发:比喻把柄、短处。比喻挑有把柄的或软弱的欺负。《二刻拍案惊奇》卷一〇:“昨日我要那孩子也着个字的,而今拣有头发的揪。过几时,只与那孩子讨。等他说没有了,就告了他。”

〇也作〔拣有头发的抓〕。《儒林外史》五回:“衙门里的差人,因妹丈有碗饭吃,他们做事只拣有头发的抓。若说不管,他就更要的人紧了。”

【俭是聚宝盆,勤是摇钱树】(谚)

聚宝盆:聚敛财宝的盆,指积存。摇钱树:摇落金钱的树,指创收。指俭和勤是相辅相成的,俭能积存,勤能创收,能创收又能积存,自然就能致富。杜道德《腊八粥》:“要想日子富,鸡叫离床铺。俭是聚宝盆,勤是摇钱树。”

〇也作〔勤为摇钱树,俭是聚宝盆〕。张道余《两亲家》:“手头没有个三千五千,碰到要紧事就会手忙脚乱。这真是勤为摇钱树,俭是聚宝盆。”

【捡到筐里就是菜】(惯)见“搭在篮里就是菜,捉在篮里便是蟹”。

【捡得一根针,带掉一斤铁】(惯)

指因贪图小便宜而失去更多的东西。《绘芳录》一四回:“穆氏方知道他女儿东西暗中贴了二郎。这一气非同小可,自己不住捶胸大哭,连呼肉痛,俗说‘捡得一根针,带掉一斤铁’。”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惯)

比喻抓了次要的,丢了主要的,主次不分。梁斌《翻身记事》三〇:“(李蔚)做起工作来还肯干,就是没有底数,常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〇也作〔拣了芝麻丢掉西瓜〕。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一二章二:“自己也知道用脑子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也能摆出这种或那种矛盾,所差的是抓不住关键,往往是这也有理那也有理,有时候拣了芝麻丢掉西瓜。”

【剪不断理还乱】(惯)

既难以割舍,又梳理不顺。形容人的心理活动或感情很复杂。也形容头绪太多,难以理清。后唐·李煜《相见欢》词:“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丁玲《关于立场问题我见》:“冰心的作品给我们的是愉快、安慰,在思想和情感上使我们与家庭建立许多琐细的,‘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刘绍棠《孤村》五〇:“我多想回乡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亲口问一问。眼里的村,心上的人;剪不断理还乱,是乡愁。”

〇也作〔扯不断理还乱〕。黎汝清《皖南事变》代后记七:“这就是我对皖南事变多年来众说纷纭扯不断理还乱的主要分歧点的总概括。”

【剪草除根,萌芽不发】(谚)

指除草必须连根除掉,才能除得彻底。比喻必须从根本上消除祸患,不使它有再滋生的机会。元·张国宾《合汗衫》三折:“只是我偏生见那小厮不得,常是一顿打就打一个小死,只要打死了他方才称心,却是为何?常言道:‘剪草除根,萌芽不发。’”

〇也作①〔剪草若除根,萌芽再不生〕。《金瓶梅词话》二五回:“常言道:‘剪草不除根,萌芽依旧发。剪草若除根,萌芽再不生。’就是你也不耽心,老婆他也死心塌地。”②〔斩草除根,萌芽不发〕。元·杨暹《西游记》二出:“我想要这贼种做什么?我在这江边住坐,若有些跷蹊,不是好事。必须斩草除根,春到萌芽不发。”③〔斩草须除根〕。许啸天《清宫十三朝演义》四回:“如今我们把都督一家人杀得干干净净,只漏了这贼范察。从来说:‘斩草须除根。’如今新都督派我来把范察哄进城去,那时连你也有重赏。”

【剪牡丹喂牛】(惯)

比喻糟蹋、浪费贵重的东西。元·无名氏《度柳翠》二折:“我本待对杨柳听蝉……好也啰!他却待剪牡丹喂牛。”

【见不得沟,过不得梁】(惯)

形容没见过世面,没经历过挫折。刘江《太行风云》五〇:“看人家三哥,十几年没回家,回来只住了三天两后晌就走了。闹了八辈,敢情咱们一些人才是见不得沟,过不得梁!”

【见缝就下蛆】(惯)

比喻一有机会就搞破坏或做坏事。刘绍棠《荆钗》三二章:“‘阎小蕙儿这个搅屎棍子,怎么见缝就下蛆?’牛蒡气歪了脸。”

【见缝子就钻】(惯)

比喻利用一切可乘之机进行钻营活动。老舍《四世同堂》六三:“李老人答应给帮助,并且嘱咐老友千万不要声张,因为消息一传出去,马上会有日本人搬来。北平已增多了二十万日本人,他们见缝子就钻,说不定不久会把北平人挤走一大半的!”

〇也作〔见缝儿就钻,见洞儿就入〕。浩然《艳阳天》七六章:“马老四说:‘嘿嘿,就是有那么一伙人,安下坏心眼儿要拆咱们农业社的台,见缝儿就钻,见洞儿就入,什么手腕儿都使得出来!’”

【见怪不怪,其怪自坏】(谚)

见到怪异的现象,不觉得它怪异,这怪异就会自己消失。指怪异现象的产生,往往由于人认识上的错觉,一旦恢复正常,怪异便不复存在。宋·洪迈《夷坚志》卷二六:“畜生之言,何足为信?我已数月来知之矣。见怪不怪,其怪自坏。”

〇也作①〔见怪不怪,其祸自解〕。明·李素甫《元宵闹》四折:“〔副〕员外何不请一个算命先生,将流年八字推算推算,以明吉凶?〔小生〕咳,你又多言了。员外不要听他,自古见怪不怪,其祸自解,何须算命!”②〔见怪不怪,其怪自败〕。《红楼梦》九四回:“贾赦便说:‘依我主意,把他砍去,必是花妖作怪。’贾政道:‘见怪不怪,其怪自败。不用砍去,随他去就是了。’”③〔见怪非怪,其怪自害〕。明·无名氏《白兔记》六出:“〔旦上〕见怪非怪,其怪自害。〔外〕女孩儿因甚出闺门?〔旦〕怪哉怪哉真怪哉!见五色蛇儿坠紫青红,一步步赶来后,影也无踪!”

【见过鬼怕黑】(谚)

传说鬼是在黑暗中活动的,见过鬼的人怕黑暗。比喻遭受过惊吓或蒙受过打击的人,遇到相类似的境况就不免心惊胆战。陈残云《香飘四季》二二章:“俗话说:‘见过鬼怕黑。’她是个受过骗的人,心灵中不免留着痛苦的旧痕。仔细一想,又害怕起来。呆了大半天,暗暗地哭了一场,不敢表示态度。”

【见好就收】(谚)

事情进展到一定程度,取得应得的效果时,应及早收住,以免做过了头。指人贵知足知止,不可贪得无厌。王树森《凤城创业者》:“有句民谚,叫做‘见好就收’,办企业也是这样。”

【见了风就是雨】(惯)见“听风就是雨”。

【见了火的蜡——软了】(歇)

本指蜡熔化后变软,转指人遇到强手,态度由硬变软。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九:“平日汪世荣好神气,你们看他刚一见咱们,还想给咱们耍威风,怎么一下就像见了火的蜡一样,软了,又打躬,又作揖?”

【见了龙王爷】(惯)

指人被淹死。含诙谐意。李晓明等《平原枪声》一四:“老孟听罢说:‘要不是你们来得巧,我们说不定已经见了龙王爷啦!’”又二六:“小李和赵振江早拥抱在一起,小李激动地又带点开玩笑的口气说:‘我还以为你见了龙王爷呢!’”

【见了旋风就是鬼】(惯)见“抓住旋风就是鬼”。

【见了丈母娘叫大嫂子——没话搭拉话】(歇)见“管丈母娘叫大嫂子——没话找话”。

【见苗三分收】(谚)

苗:禾苗,秧苗。三分收:三分收成。见到禾苗从土里长出,收成就有几分希望。指农作物要紧的是保苗,禾苗成长了,庄稼才能丰收。方纪《老桑树下的故事》一四:“‘见苗三分收。’人们高兴地说,‘今年也许饿不死了。’”

〇也作①〔见苗就有三分收〕。刘江《太行风云》五一:“节令不饶人。要是担水点种,见苗就有三分收。指望龙王爷办事,那可就没期程了。”②〔有苗三分收〕。周而复《上海的早晨》二部三九:“有苗三分收。苗长得这么好,丰收有希望了。”

【见庙就烧香,见佛就叩头】(惯)

比喻到处求人帮忙,不放过可利用的机会。刘绍棠《地火》二九:“盛千翠故意拉着长腔儿,说:‘你有一张厚脸皮,还不会见庙就烧香,见佛就叩头吗?’”

〇也作〔见着庙门就烧香〕。刘绍棠《青藤巷插曲》一三:“对岸烟村有三个副业工厂,早就想请个工程师当家;到县城见着庙门就烧香,没有一位肯下界。”

【见贫休笑富休夸,谁是长贫久富家】(谚)

见穷家别笑他穷,见富家也别夸他富;因为穷不会常穷,富也不会久富。指穷富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可嫌贫爱富。元·王实甫《破窑记》一折:“我辈今日之贫,岂知他日不富;尔等今日之富,安知他日不贫乎?古语有云:‘见贫休笑富休夸,谁是长贫久富家。’”

〇也作〔穷休笑,富休夸,没有长贫久富家〕。赵明《路由人走》:“生活就是这样:父辈遭遇困穷,儿辈往往会激发向上;儿辈创了业基,孙子辈便会坐享其成,挥霍浪费,败坏家业。俗谚说‘穷休笑,富休夸,没有长贫久富家’,这是有道理的。”

【见钱眼就钻】(惯)

比喻利用各种机会捞取钱财。王忠瑜等《惊雷》一八章:“任振荣绷着脸说:‘咱不干那种见钱眼就钻的肮脏事,咱要搞社会主义哩!’”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惯)

①形容人处世圆滑。张恨水《金粉世家》四六回:“玉芬道:‘惟其他们是一路的人,我们有话才可以托他去说。鹏振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李劼人《大波》四部二章九:“葛寰中认真地点点头道:‘老侄台的意思,我懂得。但为了顺应潮流,当然要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才行啊!’”②形容人能随机应变。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四章二:“金环作为地下工作的交通员,登山渡水,登城上府,跨封沟钻炮楼,来往穿梭,出生入死,废寝忘餐,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她是多么不容易哟!”

〇也作①〔见什么人说什么话〕。陈登科《风雷》一部二〇章:“这你放心,我是在庄上长大的,什么人还不摆在我的心里,我知道见到什么人该说什么话。”②〔见一种人说一种话〕。黎汝清《皖南事变》一九章三:“陈布雷笑笑说:‘那是说他见一种人说一种话,后来不是还流传着一副对联吗?’”

【见人挑担弗吃力】(谚)

弗:不。吃力:费力。比喻凡事不经过亲身实践,就不知其中的甘苦。《何典》五回:“这里到鬼门关,又不是三脚两步路,百步无轻担的,旁人看了,只道是见人挑担弗吃力。”

〇也作①〔见人挑担不吃力,自家挑担重千斤〕。柴力《看和做》:“你袖着手儿看人家搬石头,自然不觉得累;如果捋起袖也和大家一起搬,那感觉当然就不一样了。这就是俗话说的:‘见人挑担不吃力,自家挑担重千斤!’”②〔看人挑担不费力,自己挑担压断筋〕。程圆圆《不要站在生活圈外说话》:“常言道:‘看人挑担不费力,自己挑担压断筋。’何以‘不费力’?是担子没有压在自己的肩膀上。所以,有了实践,有了感受,然后再发言,自然就不会轻飘飘了。”③〔看人挑担不费力,自己挑担重千斤〕。张作为《原林深处》上一章:“天大的困难也只有靠自己去克服了,‘看人挑担不费力,自己挑担重千斤’,怎么办?”

【见人下菜碟儿】(惯)见“看人下菜碟儿”。

【见上黄河也不死心】(惯)

形容非常顽固,即使知道错了也不改变。康濯《东方红》一四章四:“占富我说你呀,有的人是不见黄河不死心,你怕是见上一万回黄河也不死心!”

【见蛇不打三分罪】(谚)

比喻见到坏人坏事而不揭发,不斗争,这就是一种犯罪。陈荫荣《兴唐传》一〇六回:“常言说:‘见蛇不打三分罪。’你不打死杨林,他反过来还要杀死义军,祸害百姓。”

【见世面】(惯)见“经风雨,见世面”。

【见死不救,牲畜不如】(谚)

指见人有危急就应该立即伸手救援。严霞峰《况公案》五六回:“此人定有难言之隐,才三番两次寻死。俗话说的:‘见死不救,牲畜不如!’我不救他,更有何人?”

〇也作①〔见死不救,折福减寿〕。折:减损。张石山《单身汉的乐趣·高村四老汉》:“‘赶快送医院,这还有啥说的!’说者自我解嘲地耸了耸鼻头,‘见死不救,折福减寿!’”②〔见死不救,无亲无厚〕。王中文《将军舞》五六回:“看样子,听口气,她就是婆婆的亲人。俗话说:‘见死不救,无亲无厚!’她可能是个良家女子?”③〔见死不救是小人〕。刘绍棠《孤村》三二:“‘见死不救是小人。事到临头我怎能袖手旁观?’郝二嫂子目光灼灼刺人,‘树叶落下来您怕砸破头,千刀万剐我一人当!’”

【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惯)见“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见台阶就下】(惯)

比喻及时寻找机会摆脱困境。老舍《四世同堂》六:“小崔也知道自己得罪了两个——冠先生和大赤包——照顾主儿;那么,既得到桐芳的同情与照应,也该见台阶就下。”

【见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好歹别戳破这层纸儿】(歇)

影戏人子:皮影戏中用皮或纸剪成的人物,也叫影戏人儿。指明摆着的这么回事儿,就是不去说破它罢了。《红楼梦》六五回:“尤三姐站在炕上,指贾琏笑道:‘你不用和我花马吊嘴的,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见。见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好歹别戳破这层纸儿。你别油蒙了心,打谅我们不知道你府上的事。这会子花了几个臭钱,你们哥儿俩拿着我们姐儿两个全当粉头来取乐儿,你们就打错了算盘了。’”

【见天日】(惯)

①比喻摆脱了艰难的处境,见到了光明。《红楼梦》六九回:“于是尤二姐自此见了天日,挪到厢房居住。”梁斌《壮志未酬老不休》:“这部小说完成之日,正当‘四人帮’覆亡之时。可幸,这部书可以见着天日了。”②比喻把隐藏着的事情公示于众。浩然《艳阳天》一三八章:“你敢把你干的肮脏勾当,把你心里想的鬼算盘,全都抖落出来见见天日吗?”

〇也作①〔见青天〕。梁斌《红旗谱》一八:“运涛领兵一到,老奶奶见着孙子了,老母亲见着心上的儿子了,父子团圆,土霸打倒,穷苦人见青天,不是两全其美!”②〔见太阳〕。梁斌《翻身记事》八:“王海说:‘过去老是觉得身上冷森森的,今天才见着太阳了,身上一下子暖和过来。’”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谚)

牢:羊圈。见到兔子回头叫狗去追,这不算晚;羊被偷走赶紧加固羊圈,也还不迟。指发生了失误立即采取补救措施,仍不失为明智之举。《战国策·楚策四》:“庄辛至,襄王曰:‘寡人不能用先生之言,今事至于此,为之奈何?’庄辛对曰:‘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〇也作①〔亡羊而固牢不为迟,见兔而呼狗不为晚〕。《太平御览》卷四五七引《新序》:“楚王亡失江汉鄢郢之地,乃使召庄辛。辛曰:‘庶人有称曰:亡羊而固牢不为迟,见兔而呼狗不为晚。汤武以百里王,桀纣以天下亡。’”②〔亡羊补牢,未为晚也〕。陶行知《试验主义与新教育》:“然亡羊补牢,未为晚也。全国学者,苟能尽刷其依赖天工、沿袭旧法、率任己意、仪型外国、偶尔尝试之旧习,一致以试验为主,则施之教育而教育新,施之万事而万事新,未始非新国民之大计也。”③〔亡羊治牢,为时未晚〕。汪运衡等《铁臂金刀周侗传》二三回:“俗话说:‘悬崖勒马,回头是岸’,‘亡羊治牢,为时未晚’。若待张奇大军破湖,玉石俱焚,悔之晚矣。”

【见橐驼谓马肿背】(惯)

橐(狋狌ó)驼:骆驼。看见骆驼以为是马背肿了。比喻对不知道的事物凭主观想象得出结论。《聊斋志异》唐梦赉序:“谚有之云:‘见橐驼谓马肿背。’此言虽小,可以喻大矣。夫人以目所见者为有,所不见者为无,曰此其常也。倏有而倏无则怪之。”

【见阎王】(惯)

阎王:迷信指管地狱的神。指死亡。《何典》三回:“还亏钱可通神,方能泥补光鲜。尚不能财去身安乐,接连又是一场瘟疫大病,就免不得抛妻弃子,一双空手见阎王矣。”

〇也作①〔见阎罗王〕。金庸《鹿鼎记》七回:“啊哟,他吃了我的加料药粉,虽然中毒,可不是翘辫子见阎罗王,却是发了疯!”②〔见阎王爷〕。老舍《四世同堂》五二:“别惹急了我哟!我会教你们三不知的去见阎王爷!”

【见一半儿不见一半儿】(惯)

指看见的事装作没看见。《金瓶梅词话》七三回:“杨姑娘道:‘姐姐们见一半儿不见一半儿罢。’”《红楼梦》六一回:“况且自己又三灾八难的,好容易怀了一个哥儿,到了六七个月还掉了,焉知又是素日操劳太过,气恼伤着的。如今乘早儿见一半不见一半的,也倒罢了。”

【见一面,分一半】(谚)

指遇到了分外的财物,凡碰见的,人人都有权利分享。常用作分吃别人食物的戏谑语。常志等《快板书西游记》六四回:“俗话说得好:‘见一面,分一半。’快把你们劫来的金银拿出来,咱们平半儿分分吧!”

〇也作①〔见了面,分一半〕。柳杞《战争奇观》一四章:“这里的俗话:‘见了面,分一半。’现在大家相见了,就各分一半吧。”②〔见面分一半〕。《包公案》六七回:“‘二位辛苦了!’蒋平笑嘻嘻地说,‘常言说“见面分一半”嘛!’”

【见着秃子不讲疮,见着瞎子不讲光】(谚)

见了秃子,不要提说“疮”字;见了瞎子,不要提说“光”字。指说话要看对象,不要犯了别人的禁忌或触及别人的隐私。吕鉴生《直言与忌语》:“有的事,该直言的就直言,该回避的就回避,这不能一概而论。俗话说:‘见着秃子不讲疮,见着瞎子不讲光。’”

【贱蚌生珍珠】(谚)见“老蚌出明珠”。

【贱里买来贱里卖,容易得来容易舍】(谚)见“容易得来容易舍”。

【贱陀螺——不打不转】(歇)

陀螺:海螺形玩具,木制,玩时用绳子或布条缠绕后用力抽开,使直立旋转,越抽打转得越快。本指陀螺不抽打就不转,转喻不施加压力或不来硬的就不听从。叶永烈《国宝奇案》一二:“驯猴演员用指挥棒狠狠敲了一下猴子的屁股,这时,小猴子才练习走钢丝。小丑哈哈地笑了,说了声:‘贱陀螺——不打不转!’”

〇也作〔贱陀螺——不打不得转〕。杨佩瑾《霹雳》二五章:“王司令要抬举你,你……不识抬举,胆敢笑王司令!贱陀螺,不打不得转,给我拉下去打!”

【箭在弦上——不能不发】(歇)

比喻情势紧迫,不能不做某事。田汉《武则天》一〇场:“武则天:……有道是,箭在弦上,不能不发。若不趁此下手,我武媚娘性命尚且难保,焉有得志之时?”

〇也作①〔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三国演义》三二回:“操谓之曰:‘汝前为本初作檄,但罪状孤可也,何乃辱及祖、父耶?’琳答曰:‘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耳!’”茅盾《腐蚀》:“如果说昨晚上我又做了对他们不利的事,那才是笑话。几句话算得什么,而况我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②〔矢在弦上——不得不发〕。明·屠隆《昙花记》一六出:“真君,真君,你与萧黄流有甚分义,直恁这般庇护他,难道我孟豕韦就不做了?自古道:‘矢在弦上,不得不发。’真君,有罪了。”

【箭在弦上,话在嘴边】(惯)

指事情到了不能不说出来的时候。周而复《上海的早晨》三部四〇:“她觉得他忽然变成小孩子似的,忍不住要笑出声来,说:‘我答应你。’箭在弦上,话在嘴边。她不能不说了,可是这桩事体怎么好开口呢?”

【江河不满漏卮】(谚)见“沧海不能实漏卮”。

【江湖一把伞,容吃不容攒】(谚)

江湖:旧时指各处流浪靠卖艺、卖药等生活。攒:积攒,积存。指走江湖的人只能混碗饭吃,很难积攒钱财。可平《另一块天地》:“俗话说:‘江湖一把伞,容吃不容攒。’陈尔旦有了十两银子的意外收入,就把设摊行业的事搁下了。”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谚)

江山:江河山川。禀性:也作秉性,先天秉赋的性格。指江山的面貌容易改变,人的本性却难改。明·徐《杀狗记》二出:“往往触忤卑人,屡加训责,他纵无怨恨之心,奈绝无顺从之意,正所谓‘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〇也作①〔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观音菩萨传奇》五回:“本来呢,古人说得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又说:‘三岁定终身。’这就是说,人的生性,从小到老,是永远不会改变的。”②〔山河易改,本性还在〕。元·无名氏《冤家债主》一折:“想这厮不成才,因此上各自儿分开,随你商量做买卖。常言道:‘山河易改,本性还在。’”③〔山河容易改,秉性最难移〕。老舍《青年突击队》二幕二场:“〔郝诚〕对!工程师,沉住了气,你太爱着急。〔佟工程师〕‘山河容易改,秉性最难移’,说干就干!”【江水不犯河水】(谚)见“井水不犯河水”。

【将本求利】(谚)

做生意先得筹集本钱,有本钱才能生出利润。指做生意为的是求取利润,而投入资本是求取利润的先决条件。《官场现形记》五二回:“况且这个矿明摆着是个发财的事情,料想人家不至于不肯来。但是兄弟有一句话说:利钱总应该发给他们。俗语说得好:‘将本求利。’有了利钱,人家自然踊跃了。”

【将飞者翼伏,将奋者足跼】(谚)

跼(犼ú):蜷曲。将要起飞的大鸟,总要先敛起翅膀;将要迅跑的走兽,总要先弓起脚。比喻人在即将采取大的行动之前,总有短暂的静默。明·杨慎《丹铅余录》卷八:“将飞者翼伏,将奋者足跼,将噬者爪缩,将文者且朴。”

〇也作〔将飞者翼伏,将噬者爪缩〕。噬(狊犺ì):咬。刘彦林《春风得意》一五章:“你当然明白,猛虎蹲下,并不是向人鞠躬。‘将飞者翼伏,将噬者爪缩’,这是常识。”

【将军额前跑开马】(谚)

将军的前额很宽阔,足以跑开马匹。指有地位、有度量的大人物,最能宽恕别人,最有容人之量。《包公案》四九回:“常言说:‘将军额前跑开马。’不是大将军,能长这么宽的脑门儿么?”

〇也作①〔将军额头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薛丁山征西》三六回:“常言说:‘将军额头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嫂子你是大将有大度,千万不能与我哥哥一般见识。”②〔将相头顶堪走马,公侯肚里好撑船〕。凌力《少年天子》四章:“相公,我不讲‘将相头顶堪走马’,也不说‘公侯肚里好撑船’,只说本朝入关便连岁开科,科场考官取士尽是汉人,早已为山左诸老大所忌恨。”

【将猫儿食拌猫儿饭】(惯)见“割猫儿尾拌猫儿饭”。

【将猫儿尾拌猫儿饭】(惯)见“割猫儿尾拌猫儿饭”。

【将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惯)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将心比,都一理】(谚)

遇到事情,用自己的心去推比别人的心,就容易做到合乎情理。指人能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就能理解与宽恕别人。王新民《莫把麦客当外人》:“常言道:‘将心比,都一理。’当掌柜的拍着胸口想一想,换上你给别人帮忙割麦,人家对你冷眼刻薄对待,你会咋样?”

〇也作〔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孝廉等《血染凤阳宫》一八回:“人活在世上,要紧的是将心比心,以心换心。”

原创文章,作者:凯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rixz.com/bazi/112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