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的八字脑吃什么

有没有一种珊瑚可以摆在海缸里面长盛不衰呢? 没有!就算再怎么皮实的珊瑚都是需要我们认真呵护。 那有没有皮实、耐折腾、容忍度高的珊瑚呢? 有是有,但是我们今天想说的这种珊瑚争议很大,起初大家觉得它饲养难度低、好养活,所以被列为新手海缸八大金刚之一,可后来又被一些大咖除名,结果现在新手都迷糊了,折腾了半

有没有一种珊瑚可以摆在海缸里面长盛不衰呢?

没有!就算再怎么皮实的珊瑚都是需要我们认真呵护。

那有没有皮实、耐折腾、容忍度高的珊瑚呢?

有是有,但是我们今天想说的这种珊瑚争议很大,起初大家觉得它饲养难度低、好养活,所以被列为新手海缸八大金刚之一,可后来又被一些大咖除名,结果现在新手都迷糊了,折腾了半天,究竟是好养还是不好养呢?

相信很多人已经猜到了,我们今天要说的这种珊瑚就是——尼罗河珊瑚!

尼罗河珊瑚的价格其实不贵,但是颜值还挺高。我个人就特别喜欢购买尼罗河,从下海的第一天起我的海缸中就没有缺席过尼罗河,如今广州工作室的海缸中,我们更是一口气买回来三个尼罗河拼在一起,花团锦簇的样子令人愉悦!

先抛开我们对尼罗河的情怀,今天以非常严谨的态度和实际经验来告诉大家尼罗河珊瑚究竟是否容易饲养,它被贴上“难养”的标签到底是真的还是存在误会!

摸着良心告诉大家,尼罗河其实的的确确是一种很粗生的珊瑚,一个月前我们的海缸遭受到了一次非常严重的灾难,水温持续两天31摄氏度,同一时间奶嘴绞入造浪水质严重污染,就是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中,只有尼罗河和八字脑存活下来了。从那一刻起,我更是觉得尼罗河对水质、温度的忍耐度非常高,很适合新手玩家来进行饲养!

幸存下来的尼罗河

这是一些网站给出的尼罗河饲养数据:

饲养难度:中等

光照:中等

水流:弱到中

放置地点:低

要求:盐度 1.020-1.025

酸碱度 8.1-8.4

颜色:绿色、紫色、红色、黄色

性情:凶猛

主要产地: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

种属:丁香珊瑚科

其实尼罗河珊瑚是一种大水螅体石珊瑚,主要长在印度洋以及太平洋的中部地区,从澳大利亚北部到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东南亚和日本南部。

在非洲东海岸的印度洋,尼罗河珊瑚几乎随处可见, 大家不但可以在保护的珊瑚区看见它们,连最普通的小海湾都有尼罗河的身影。

尼罗河珊瑚通常喜欢生长在一些水质并不完全清澈,甚至有些污染的松软环境中,它们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愉快的生长甚至繁殖,海缸里饲养的尼罗河很多都来自这样的环境。

根据了解之前几年当中海缸里面的尼罗河珊瑚,很多都是从印尼进口的,只有少数是来自其它东南亚地区及澳洲、北美洲等等。

不过自从印尼的珊瑚限制令发出之后,真正印尼当地的珊瑚就迅速减少,逐渐被其它地方所取代,比如澳大利亚出口的尼罗河珊瑚。

在以往鼎盛的时候,印尼的尼罗河珊瑚 每一次出口的配额都是数以万计的,所以后来 浅水区容易采集的尼罗河都差不多消失殆尽。因为即便尼罗河的生命力再顽强,繁殖迅速也赶不上全球尼罗河的供应量。

不过尼罗河容粗生的优点又凸显出来了,它们对水深的要求很低,小于1米的浅水区到40米的深水区之间,不管是浑浊水域还是清澈水域,不论是坚硬的珊瑚礁,还是柔软的基底,尼罗河都可以很好的生长。

浅水区的尼罗河没了,人们就潜入更深的水域开采尼罗河珊瑚,于是不同深度、水域的尼罗河捞出来以后都混在了一起,不进行任何区分就统统流入到了全世界的海水交易市场。

野生尼罗河的生长环境实在是太多样了,浅水、深水、浑浊、清澈等等条件都决定着尼罗河的生长状态,它们早已适应了打捞前的环境,但我们准备饲养它们的海缸条件却是千篇一律的。

比如生长在深水区的尼罗河就无法适应你高度不足50厘米的海缸,清澈水域的尼罗河就接受不了你较差的水质…于是人们开始发现:

尼罗河好像变得很难养了!

野生的八字脑吃什么

尼罗河一旦无法接受你的海缸环境,会有非常明显的症状表现,比如:口器莫名的膨胀,息肉上面出现白色不透明的粘液网,喂食的时候它们的反应迟钝,触手粘液分泌减少,鱼友们尝试用各种方法就挽救尼罗河,但是最后的结果都是脱骨死亡。

这个时候你可能会说:“我们只要判别出尼罗河是来自深水区还是浅水区不就可以了吗?”

哪有那么简单?你问问国内的各种男神女神们,他们能做到这一点吗?

因为尼罗河珊瑚生存范围实在是太广了,它们的环境差异可不单只是深水和浅水的区别,而且从表面上去观察,两者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再加上个体本身的差异,我们根本就无法确切的去判断这个尼罗河原来的生存环境。

这里我们给大家一些并不一定准确的建议参考吧!

在深水区(>40m)的采集的珊瑚,因为那里处于一个非常低光的环境,而且都是生长在沙子以及淤泥当中,没有坚硬的基质,可以直接采集大小和我们在买珊瑚的地方看到的差不多大。

而在浅水区采集的尼罗河珊瑚,它的基石要更大,人们需要通过锤子和凿子或者是撬棍来收集,这样我们会看到非常白的以及有明显破碎的基石。

环境的影响增加了尼罗河的饲养难度,但大家可能还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尼罗河珊瑚的死亡可能是因为某种疾病所导致的,而这种疾病被称之为——“尼罗河综合症”。

“尼罗河综合症”(ECS) 主要出现在中国、美国或者是欧洲国家的海缸里面,而澳大利亚玩家海缸里的尼罗河却很少遇到“尼罗河综合症”。

这是因为澳大利亚禁止从其他地区进口尼罗河珊瑚。 而中国、美国以及欧洲一些国家的尼罗河珊瑚很多都来源于印度尼西亚。

“尼罗河综合症”(ECS)是具有传染性的,通过两个实验可以很好的证明这一点。

第一:把五个没有出现“尼罗河综合症”的尼罗河珊瑚放到在一个出现了症状的尼罗河珊瑚旁边,并且保证它们没有直接的接触,观察它们是否会传染。

第二:两个尼罗河珊瑚,一个有“尼罗河综合症”,一个没有,它们都分别放在两个不同的缸中,但是它们的水体是流通的,观察它们的生存状况。

大家猜猜最后的实验结果是什么?

结果两组实验中健康的尼罗河珊瑚都相继感染了“尼罗河综合症”并出现了症状。首先是尼罗河珊瑚非周期性扩张和收缩触手,在口器中产生了很多的粘液,接下来触手的粘性逐渐变低,连颗粒状的东西都无法抓住。

之后珊瑚表面出现白色或者是灰色的粘液网,覆盖整个口器。然后逐渐脱骨死亡。

在所有患病样本的组织中,我们发现了非常多的嗜酸性粒细胞聚集体。

这些聚集体会破坏珊瑚的组织和瓦解珊瑚细胞的结构,尤其是直接攻击珊瑚的 刺丝囊细胞。

所以,感染“尼罗河综合症”的珊瑚会表现出触手缩小、减少的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患病晚期的珊瑚细胞结构崩溃,最终脱骨死亡。

最可怕的是“尼罗河综合症”具有传染性,健康的珊瑚摆放在患病珊瑚的周边或水流互通的位置,相互之间都不需要触碰就能进行传染,并且很快爆发并导致死亡。

目前来说“尼罗河综合症”并没有抑制和治疗的方法。

之前印尼浅水区采集到的尼罗河珊瑚很多都是患病珊瑚,它们被采集上来之后会和健康的尼罗河摆放在一起,很快就会相互传染,虽然当时病症还没显露出来,但等你买回家之后没多久就开始爆发了。

直到珊瑚数量的锐减和印尼珊瑚的禁止捕捞之后,“尼罗河综合症”的问题才有所缓解。所以大家是不是发现,近半年来尼罗河的成活率似乎有所提升,死亡率也没之前那么高了,除了水域环境影响之外,“尼罗河综合症”也是罪魁祸首之一。

所以尼罗河并非是变得难养了,而是因为在我们过渡捕捞、水质污染、环境压力、感染疾病等多重作用下导致的结果。

所以当我们新买回尼罗河的时候,为了避免“尼罗河综合症”的出现,最好还是进行隔离检疫,避免珊瑚之间的传染。

其次是光照,尼罗河对于光照的需求并不是很高,因为正常来说它们都能适应大部分的照明环境。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的新珊瑚进缸要尽量从低照度的环境开始调节, 有实验尝试把尼罗河放在50par的低光照环境下和150par的光照环境进行对比,发现两个尼罗河的生长和颜色并没有明显的差别。

但是我们建议饲养尼罗河光照维持在100par就已经足够了,这样能保证安全,还能留有波动空间。

强烈建议当我们新加入珊瑚的时候,海缸的光照亮度要调低一些,然后慢慢的恢复之前的状态,避免出现“光休克”的现象。初期过量的光照比缺少光照造成的伤害可是要大多了。

例如你的海缸是一个需要高光照的硬骨珊瑚缸,可你却想放入一个尼罗河珊瑚,那么你应该先将光照由强到弱让硬骨珊瑚慢慢适应,寻找到一个平衡点后再放入尼罗河珊瑚,接着逐渐的提高亮度让所有珊瑚适应。

如果发现尼罗河有不适应的状态,我们可以把它放到一个有遮挡的位置,然后慢慢的移出来适应光照强度。

尼罗河是石珊瑚的一种,珊瑚骨骼想要健康的生长首先离不开 足量的钙、KH以及少量的镁,所以咱们应该通过定期的换水来补充这些流失的元素。

第二个要注意的数值就是NO3,软体珊瑚5-20左右是珊瑚生长比较舒适的状态,20到50也能勉强接受,但是如果到了爆红高浓度的时候,你可能就会看到尼罗河的状态明显的变差哦。

第三尼罗河对水流的要求不高,喜欢中等较缓慢的水流,尤其不能让造浪对着尼罗河直吹,否则很快你就会发现触手无法伸展、萎缩甚至脱骨死亡。

最后就是喂食了,虽然尼罗河是一种可以通过虫黄藻进行光合作用产生能量的珊瑚,但是经验告诉我们主动喂食的尼罗河比仅靠光合作用补充能量的尼罗河状态要好很多。

所以,小拇指甲盖大的虾肉每周喂一次就可以了。

如果你买到的是健康的尼罗河珊瑚,那么恭喜你了,因为它真的很好饲养。

当然大家看了这篇文章如果有不同的意见,欢迎留言讨论。

原创文章,作者:凯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rixz.com/bazi/110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