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十二临冠解读

天地无用/整理书通绝域: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中的个人与世界时间:12月17日(周五)15:00地点:腾讯会议(ID:146693881)嘉宾:李天纲(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教授)、章可(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韩琦(浙江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等本次中西文化交流史论坛,几位报告人将分别就耶稣会士安多的科

天地无用/整理

书通绝域: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中的个人与世界

时间:12月17日(周五)15:00

地点:腾讯会议(ID:146693881)

嘉宾:李天纲(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教授)、章可(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韩琦(浙江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等

本次中西文化交流史论坛,几位报告人将分别就耶稣会士安多的科学活动及其贡献、意大利耶稣会士毕方济与南明政权、清宫外的传教士学术、明代西域人朵思麻入华事迹考等进行论述。

“传记与非虚构写作”工作坊:现代作家传记之我见

时间:12月17日(周五)16:00-17:30

地点:腾讯会议(ID:136852144)

主讲人:陈子善(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员、《现代中文学刊》主编)

人物传记,这里主要指中国现代作家的传记,与文学史研究是怎样的一种互动关系,很值得研究。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他传可分传略、传记和评传等多种,他传作者又可分子女和研究者等,都值得梳理和分析。而尊重历史、尊重第一手史料,不溢美不护短,实事求是地追述作家生平,评论作家文学创作的成败得失,这样的传记会对文学史研究起到推动作用,而文学史研究的深入也会对作家传记提出更高的要求。

金钱的社会意义

时间:12月17日(周五)19:00

地点: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微信视频号

主讲人:姚泽麟(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金钱是否只是金钱?是否如很多古典理论家所说,是只有量的差别而没有“质”的区分的一种东西?其本身是否不牵涉任何感情,也会将社会关系简化为冷漠疏离的工具性关系?金钱真的会将现代社会转变为一个冷冰冰的世界吗?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教授泽利泽的《金钱的社会意义》通过对私房钱、工资、救济金等诸种金钱的考察,强有力地一一否定了上述问题。周五晚的“思想季”第二季第3讲,我们邀请姚泽麟老师来为大家解读《金钱的社会意义》这本书。

努力与成功:经济学与文学视角看内卷与躺平

时间:12月17日(周五)19:00-21:00

地点:哔哩哔哩·陆家嘴读书会

嘉宾:梁捷(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张定浩(诗人、评论家、《上海文化》副主编)

为什么当代社会里即使努力也很难取得成功,让大家直呼太卷了?内卷的尽头真的是躺平吗?在经济学和文学的视角里,是否藏着内卷和躺平的答案呢?周五晚,我们邀请到经济学学者、上海财经大学教师梁捷和青年诗人、评论家张定浩在线上和各位读者见面。两位老师将分别从经济学与文学的视角和大家聊聊“内卷”与“躺平”。

童年美术馆,由一个好问题开始

时间:12月17日(周五)20:00

地点:“做书的涂涂”微信视频号

嘉宾:徐莉(课程设计师、专栏作者)、李杰(麓湖·A4美术馆副馆长、策展人)

《童年美术馆》作者李杰是麓湖·A4美术馆首席策展人,他策划了iSTART儿童艺术节,从小小的“i”(我)出发,为孩子还有大人们,建立了一座想象与行动兼备的童年美术馆。12月17日,我们邀请作者李杰和了不起的课程设计师徐莉一起在“做书的涂涂”的视频号直播,谈谈对孩子的信任和支持。

儒家文化中的法律专家:清代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和历史意义

时间:12月17日(周五)21:30-23:30

地点:腾讯会议(ID:875647779)

主讲人:陈利(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历史与文化研究系、历史系副教授)

本讲座将探讨在儒家文化影响下的清代中国是否以及如何能兴起一个由成千上万的法律专家所组成的全国性职业群体(其主要成员包括遍及全国的司法幕友和接受过相对系统训练的司法官员以及讼师)。通过分析该群体的构成、规模及其成员在司法场域内外的相互关系和角色,讲座将进一步讨论这个法律职业群体的兴起和壮大,如何影响了清代司法制度和司法实践、法律知识的生产和传播,以及中国法律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如何建构,怎样史观?(一)—— 剑桥、哈佛、岩波,书写中国通史的多种可能

时间:12月18日(周六)10:00-12:00

地点:ZOOM会议(ID:84373735846)

嘉宾:冈本隆司(日本京都府立大学教授)、卜正民(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教授)、李孝悌(“中研院”史语所兼任研究员)

有关中国通史系列的代表性作品,先有15卷本《剑桥中国史》的出版,之后还有6卷本《哈佛中国史》、12卷本日本《讲谈社·中国的历史》。2020年,日本岩波书店出版五卷本《岩波新书·中国的历史》,首次打破编年史结构,而是以“中国何以为中国”的问题意识重新组织,以耳目一新的方式改写中国通史。本次线上讲座,我们特别邀请《岩波中国史》的主编及作者冈本隆司、《哈佛中国史》主编及作者卜正民、著名历史学者李孝悌一起,对谈中国通史的建构及诠释。

“好孩子”“熊孩子”:从儿童道德发展探讨人类学之跨学科前景

时间:12月18日(周六)10:00-12:00

地点:腾讯会议(ID:60878953558)

主讲人:许晶(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人类学系附属助理教授)

本次讲座结合讲者的专著《培养好孩子》以及最新研究项目“一个汉人村庄的熊孩子”,回归人类学整体论的视野来思考儿童道德发展的演化、历史、认知与文化等意涵,并透过超越“自然与文化”二分的儿童世界来检视人类合作与道德的根源、人类行为的意义阐释与人类学习的机制等基础问题,进而探讨人类学与认知科学、计算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跨学科前景。

“推燥居湿 咽苦吐甘”——佛教与武则天丧服制度改革中母服的提升

时间:12月18日(周六)14:00

地点:腾讯会议(地址:https://meeting.tencent.com/dm/F6jSaRx0hcW1)

主讲人:李兮(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亚语系博士后)

唐前期一系列丧服制度改革中极为显著的变化,是母服的提升。上元元年武则天“父在为母服丧三年”之议,作为改革中的重要环节,包含鲜明的佛教因素。武则天以“推燥居湿、咽苦吐甘”八字渲染母恩,收买人心。此八字出自外典。前者在佛经早期翻译过程中被借以“格义”,使经文视角由婴儿转为母亲,原本讲授的生苦思想也演变为陈说母亲养育辛劳。后者被用于内典的典型例证是初唐伪经《父母恩重经》,经佛教多番引用,大力宣传母恩深重,提倡孝顺母亲。佛教中的尊母情结,在唐初母服提升的过程中产生了巨大影响。

丝路故事——太原隋代虞弘墓解读

时间:12月18日(周六)14:00-15:30

地点:清华艺博官方微博、在艺直播、艺度直播、书艺公社

主讲人:张庆捷(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

隋代虞弘墓是1999年在太原王郭村发现的,葬具是一个汉白玉石椁,石槨四周内外皆为雕绘,由五十多个单体图案组合而成,图案内容宏富。图中人物皆深目高鼻黑发,人种属于地中海高加索人种。图中的人物服饰、器皿、乐器、舞蹈以及花草树木等,均源于波斯与粟特诸国,典型的有带绶鸟、带绶马、“胡腾舞”和带端为葡萄叶形飘带及长帔等,波斯、粟特文化色彩非常浓厚突出,有些画面和祆教有关。据墓志,墓主人是虞弘,来自鱼国,出使过多个国家,北周一度“检校萨保府”,是一个经历丰富又神秘的人物。

“全真教美术”线上工作坊:图像·空间·观念

时间:12月18日(周六)18:30-22:40

地点:ZOOM会议

嘉宾:孙博(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姜子策(中国社会科学院杂志社编辑)、刘科(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耿纪朋(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教授)等

全真教是金代以后兴起于中国北方的新兴道教流派,元代以后逐渐壮大,成为中国道教的一支主流,更因金庸小说对其历史的借用而广为华语世界所知。近年随着中国美术史研究的不断细化,一批探讨全真教艺术的中文专著涌现于学界,但尚无专题研讨会,本次工作坊聚集了这些著作的大部分青年作者,以提供互相交流的平台,促进对于全真教视觉与物质文化的研究。

先秦汉魏时期:创作论的哲学基础

时间:12月18日(周六)18:30-21:00

地点:腾讯会议(ID:320817499,密码:91731)

主讲人:蔡宗齐(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讲座教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校区东亚语言文化系及比较文学系教授)

蔡宗齐是著名海外汉学家,研究领域涉及中国古典诗歌、古代文论、比较诗学、比较文学、比较哲学及佛教等。本次,蔡宗齐教授将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举办系列讲座,第一讲他将为我们主讲先秦汉魏时期创作论的哲学基础,并与北京大学中文系长聘副教授、副主任程苏东进行对谈。

胡人踪迹——汉代四川崖墓中的胡人形象与其渊源

时间:12月18日(周六)19:00-21:00

地点:腾讯会议(ID:808904373)

主讲人:霍巍(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文博学院院长、四川大学博物馆馆长)

汉代胡人形象在各地的出现和流行,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四川汉代崖墓中的胡人形象带有汉文题铭,为解读胡人的来源、族属等提供了重要信息,同时,也从胡汉交流的角度再现了东汉时期的民族关系以及益州成都的胡人踪迹。

历史上的人类学家

时间:12月18日(周六)19:00

地点: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微信视频号

主讲人:黄剑波(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

作为一门非常关注文化差异的学科,人类学对于自身的历史变化有着很强的自我意识。《人类学家及其理论生成》一书从思想史的高度来纵向把握人类学理论史的变迁过程,从社会史的宽度来横向把握人类学及人类学理论与其所处社会及社会运动的互动关系。在这个纵横坐标和骨架的基础上,再从个人生活史的深度来展开对个人生活经验及其思考的探讨,从而使一个通常会显枯燥的理论史变得有血有肉。“思想季”第二季第4讲,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黄剑波教授将与读者分享这些思想史、社会史和个人生活史的立体式梳理,对处于今天的中国人类学或作为个体的我们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这里是阅读的落脚点,也可能是理论走向生活的出发点。

悲剧与现代性:两种虚假的因果关系

时间:12月18日(周六)19:00

地点:腾讯会议(ID: 784831594)

主讲人:丁尔苏(香港岭南大学英文系教授)

“悲剧”与“现代性”通常被视为两个互不相干的概念,前者泛指展现人间苦难的文学作品,后者标识人类文明演变的最新阶段。20世纪初期和中期,有不少中外学者曾在这两者之间做出因果连接。乔治·斯泰纳(George Steiner)及其追随者认为,现代社会崇尚科学理性,导致悲剧艺术在17世纪之后一蹶不振;胡适和其他学人则将现代社会在中国姗姗来迟部分归咎于悲剧艺术的缺失。拨开历史的迷雾,我们现在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两个论断其实都站不住脚,因为它们基于过分狭隘的悲剧定义,而且错误地坚持悲剧的“凄惨结局”不可或缺。

一首诗应该像一把斧子——突围:朗诵与对话

时间:12月18日(周六)20:00

地点:“单读”微信视频号

嘉宾:张逸旻(批评家、译者,诗人)、胡桑(诗人、译者、同济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

就像卡夫卡说小说:“一本书应该像一把斧子,劈开人们心中冰封的大海。”安妮·塞克斯顿说,那就是我想要从诗歌中获得的东西。一首诗应该像一把斧子,劈开我们心中冰封的大海。安妮·塞克斯顿生于美国马塞诸萨州一个富庶家庭,因产后抑郁症而在心理医生的建议下专事写诗。其诗歌以吐露私密体验的自白派风格著称,尤其对女性经验的书写,革命性地突破禁忌,堪称先锋。12月18日晚,让我们共同致敬安妮·塞克斯顿,倾听诗歌的力量。

东坡命题与摩诘诗画

时间:12月19日(周日)14:00-15:30

地点:清华艺博官方微博、在艺直播、艺度直播、书艺公社

主讲人:刘石(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

讲座基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有重要文艺史影响的东坡命题,探讨其蕴含的价值判断、何以偏偏用于王维、何以偏偏出自东坡,及宋以来的诗画关系观等,并由诗画一律视野领会王维的诗与画、王维诗画历史地位之差异等。

对不可能的世界信以为真——《山魈考残编》新书分享会

时间:12月19日(周日)15:00-17:00

地点:“单读”微信视频号

嘉宾:黎幺(小说家)、朱琺(小说家、诗人、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副教授)

《山魈考残编》是一部构建于悖论之上的小说,一部“不可能之书”。全书采用戏仿的文献学学术专著的形式,通过虚构一个古老的部族鬾阴族和其典籍《山魈考》的失落来完成整个故事。在命运的捉弄下,关于鬾阴族的历史资料几乎散轶,物换星移,一群后来学者苦奔各地、掀翻群书,试图重新拼揍出这段鲜为人知的部族历史……而《山魈考残编》全书就由这些研究者所写的出版说明、序言、自述、伪学术论文构成。12月19日下午,我们邀请到了黎幺和朱琺,和你聊聊关于这部小说的前生今世,那些有趣的象征和隐喻,也聊聊这部小说与其他文本的互文,聊聊它在文字宇宙中的漫游。

诗人、哲人、当代人——《德意志理想主义的诞生:席勒传》新书沙龙

时间:12月19日(周日)19:00-20:30

地点:建投书局官方微博、哔哩哔哩·社科文献

嘉宾:黄燎宇(北京大学德语系主任、德国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毛明超(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助理教授)、高林(作家、书评人)

阅读席勒在今天还有任何意义与价值吗?席勒和歌德所代表的魏玛古典文学,难道不是也与他们所向往的古希腊罗马一样,早已是昨日的世界了吗?还是说,正是最不受物质之累的文字,才是最能够抵御历史冲刷的介质?抑或是那些他曾在文学中探索的问题反复重复,以至于只有超越时间的艺术才能回答超越时间的困惑?或许这就是经典的标志:需常读,常为新。或许这也是席勒的魅力:他不为任何一个时代写作,却成了每一个时代的当代人。12月19日,社科文献索·恩邀请北京大学德语系主任、德国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黄燎宇,《德意志理想主义的诞生:席勒传》译者、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助理教授、德国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毛明超,以及作家、书评人高林,围绕以上问题作探讨。

中世纪爱尔兰传奇:从“民族精神”到叙事功能

时间:12月20日(周一)

地点:腾讯会议(ID:669893987,密码:122021)

主讲人:邱方哲(爱尔兰都柏林大学早期爱尔兰语系助理教授)

本讲座以介绍爱尔兰语和爱尔兰文学起始,概括描述中世纪爱尔兰叙事文学的发展脉络和门类,以及叙事文学在中世纪社会文化中的角色。接下来主题转向爱尔兰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过程,着重于学者对中世纪文学的解读怎样参与了想象民族的建构,叙事故事如何为“盖尔复兴”提供了素材。从20世纪中叶开始,研究框架继续转变,从追溯远古印欧文化遗迹到中世纪知识分子和古典文学的互动,再到向手稿制作和叙事文化功能的回归,均会在讲座里提及。

附:线下活动预告

北京|新文化的射程——历史综合如何可能

时间:12月18日(周六)10:00-18:00

地点:海淀区杏石口路50号中间美术馆

嘉宾:王东杰(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季剑青(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金理(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等

自2015年学界纪念《新青年》创刊100周年以来,2017年的“新文化运动”百年、2019年的“五四运动”百年,以及2021年的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都将“五四新文化”这一中国现代文学与历史学科最为重要的认识对象与价值坐标一次又一次地带入了当代中国的思想视野与精神生活。而学界在过去二三十年间,也的确在“五四新文化”的研究、阐释与转化方面积累丰硕,甚至形成了某种新的学术传统、观念与范式。特别是近年,围绕“五四新文化”的考掘与辩证,若干新的界面、方法、议题与论域被打开与尝试,这自然为检视现代文学与历史研究的质地与品格提供了条件,也为回顾、反思乃至再造观审“五四新文化”的路径准备了契机。季剑青的《新文化的位置:“五四”文学与思想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2021)与袁一丹的《另起的新文化运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的出版,集中呈现了新一代学人以高度自觉的意识与“新文化”对话的努力。值此两部“新文化”研究新著问世之际,我们召集“新文化的射程——历史综合如何可能”工作坊,旨在围绕近年“新文化”研究的新思路与新动向进行研讨,总结利弊得失,致力达成一种既基于学科优势又超越学科限度的“综合”,进而在此基础上探求学术工作的新的方向感与历史认识的新的可能性。

北京|景贤作圣——中国圣贤的多学科探讨

时间:12月19日(周日)13:30

地点: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

嘉宾:刘永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赵丙祥(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李霖(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王东杰(清华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鞠熙(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等

“圣贤”是中国古代最值得注意的政治文化主题之一,不惟直接关涉对于中国文明的总体理解,也是理解近现代历史、甚至当下社会的关键问题。在王朝国家倡导与士大夫传统的影响下,“景行维贤,克念作圣”成为修齐治平、改造社会的起点。正因为此,圣贤及其崇拜不仅是政治文化的一个构成部分,还影响到士人阶层的生命历程及其所处地域和民众的社会与道德生活。本次工作坊拟从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学科出发,讨论历史进程和书写中的圣王与圣人形象、乡贤成立的环境、圣贤的崇拜与祭祀及皇帝与神明关系等问题,以期推进对中国古代圣贤问题的探讨。

北京|美丽突然发生——宋阿曼《啊朋友再见》新书沙龙

时间:12月19日(周日)14:00

地点:东城区和平里北街6号远东仪表院内15号楼1层109室码字人书店

嘉宾:宋阿曼(作家)、季亚娅(《十月》杂志副主编)、李壮(评论家、诗人)

《啊朋友再见》是作家宋阿曼的最新小说集,收录近三年来创作的五部中短篇小说。小说集延续了宋阿曼鲜明的美学风格,清澈透明的质地,巨大的耐心,语言智性、绵密,从出其不意的角度切入生活,她笔下的人物、场景颗粒分明 ,时间也被赋形,极具个人风格。周日下午,宋阿曼将做客码字人书店,与季亚娅、李壮两位嘉宾一起,分享她的这本新书。

北京|宇宙宝丽来相机:谷川俊太郎自选诗集朗读分享会

时间:12月18日(周六)15:00-16:30

地点:东城区和平里北街6号远东仪表院内15号楼1层109室码字人书店

嘉宾:宝音贺希格(译者)、里所(诗人、策划编辑)

谷川俊太郎,日本当代著名诗人、剧作家、翻译家,当代国际诗坛少见的具有文学素养和精神价值的诗人。12月15日是谷川俊太郎90岁生日,为此我们将于本周六在北京码字人书店(和平里店)举办《宇宙宝丽来相机:谷川俊太郎自选诗集》朗读分享会,本书译者宝音贺希格先生和编辑、诗人里所,会就谷川俊太郎诗歌中的爱、生死、宇宙观和生命观等主题做交流分享。

上海|西方艺术的故事:洛朗桑和色彩心理学

时间:12月17日(周五)19:00-20:30

地点:杨浦区国权路525号复华科技楼1.5楼志达书店活动空间

主讲人:鲍峰(同济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教授)

玛丽·洛朗桑是二十世纪上半叶野兽派和立体派中的一员,年轻时代与马蒂斯、毕加索、阿波利奈尔等交往,并深受他们的影响。然而,玛丽·洛朗桑又是独特的,她在巴黎那风云变幻的艺术天地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美学视域。12月17日晚,让我们跟随同济大学鲍峰教授的讲解,一同走进20世纪立体派女画家玛丽·洛朗桑的色彩世界!

上海|何谓齐物 谁能逍遥

时间:12月18日(周六)14:00-16:00

地点:黄浦区福州路401号上海古籍书店一楼

主讲人:陈引驰(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谈及庄子,人们可能马上就会联想到“逍遥”与“齐物”,它们既构成了《庄子》开头两篇的篇名,也代表着庄子的重要观点、理念。而两者究竟谓何,其中孰轻孰重,这些都值得我们多做一些思考。12月18日,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引驰将在上海古籍书店举办“何谓齐物?谁能逍遥?”主题讲座。讲座中,陈教授将结合庄子思想的系统和脉络,对“逍遥”“齐物”做出解读,带领读者走近庄子其人其书。

上海|哲学·反思·生活——《50堂经典哲学思维课》新书分享会

时间:12月18日(周六)14:00-16:00

地点:静安区华山路620号上戏艺术书店

嘉宾:郁喆隽(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宗教学系副主任)、余明锋(同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张松(艺术家)

为何要对生活进行反思?在当下的互联网环境中,许多热门的生活理想,正在为我们的追求规定方向:无论是岁月静好的“小确幸”还是无忧无虑的“躺平”,都具有强大的诱惑力。然而,学习哲学,能让你看到这些流行理念背后的逻辑,在反思的基础上,描绘出独属于自己的幸福版本。本期活动邀请到新书作者郁喆隽与同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余明锋,针对“哲学·反思·生活”这三个词展开对谈,分享《50堂经典哲学思维课》这本哲学普及读物的内容,以及哲学和普通人的现实生活发生勾连的方式。

上海|中国特色的父亲角色

时间:12月18日(周六)14:00-16:00

地点:浦东新区银城中路501号上海中心大厦52楼朵云书院

主讲人:李萱(上海纽约大学心理学助理教授)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中国的父亲角色经历了巨大的转变。父亲角色开始渐渐远离儒家传统的父权制,但其性别角色的变化却没有如此之大。中国的父亲们能在家庭中扮演更积极、更平等的角色吗?12月18日下午,上海纽约大学心理学助理教授李萱将为我们带来一场题为“中国特色的父亲角色”的演讲。

上海|考古里的中华史——《岳南大中华史》新书分享会

时间:12月18日(周六)14:00-16:00

地点:黄浦区重庆南路308号大隐精舍(高山流水)

嘉宾:岳南(作家)、姜鹏(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武黎嵩(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考古学是一门在理论、方法与实践意义上自有历史文化传承的人文学科或者社会科学。一则考古事件能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这或许道出了未来考古发掘的趋势:虽是考古,但不限于考古。正如《岳南大中华史》所说的:每一场考古发现都在重建我们对中华文明的认知。12月18日,《岳南大中华史》作者岳南携手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姜鹏、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武黎嵩做客大隐书局,一起聊聊考古和历史。

上海|从“嫏嬛福地”到藏书园林的营造

时间:12月18日(周六)14:30

地点:杨浦区哈尔滨路129号半层书店

主讲人:周功钊(建筑师、写作者)

晚明文人张岱笔下的这处“嫏嬛福地”是他生前为自己死后入土所设计的园林。这里的空间经营并非单纯地布置花木虫鱼、亭台楼榭,更是寄托了“藏书”这个跟随了他一生的意趣。本次讲座将简要地展现这种传统文人的藏书文化与园林营造的观念,如何在当下获得传承与转译,成为空间实践的创造性条件。

上海|漫长一枪——孙一圣《夜游神》新书沙龙

时间:12月18日(周六)19:00-21:00

地点:黄浦区中山南一路788号博荟广场二层神兽之间Poor Theater区域

嘉宾:赵松(作家、评论家)、胡桑(诗人、译者、同济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孙一圣(作家)

《夜游神》被人称为“风格崛起之作”,也被认为是孙一圣走向成熟的标志。与五年前出版的、引发颇多争议的处女作相比,孙一圣在这部《夜游神》里,形成了怎样的风格?所谓的成熟,又体现在哪里?本周六晚,作家赵松、诗人胡桑、评论家李伟长,将与孙一圣来到神兽之间,聊聊他这五年来的写作历程,看这“漫长一枪”如何打响。

上海|2021新书首发:世界经典文艺作品儿童剧版图画书系列之《巴黎圣母院》

时间:12月19日(周日)14:00-15:00

地点:黄浦区长乐路398号朵云书院·戏剧店

嘉宾:蔡金萍(演员、导演)、杜邨(编剧、剧作家)等

“世界经典文艺作品儿童剧版系列”是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自2015年来重点打造的作品,该系列从《泰坦尼克号》《巴黎圣母院》再到《悲惨世界》,展示了经典不被岁月消磨的巨大文化价值。最近,《巴黎圣母院》图画书也问世了。12月19日下午,宋钟蓓、蔡金萍、杜邨、余岚、忻雁将齐聚朵云书院·戏剧店,畅谈《巴黎圣母院》文字内外、舞台上下的点滴精彩。

上海|150年前的医学与卫生:《上海卫生》及其时代

时间:12月19日(周日)14:00-15:30

地点:黄浦区南苏州路381-1号6楼东亚书苑

嘉宾:赵婧(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高晞(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150多年前,自英国来华的传教医生韩雅各写成《上海卫生:中国保健之注意事项》一书,为西人如何在中国保持健康提出了诸多建议。韩雅各的保健之道杂糅了19世纪中叶欧洲社会的两种卫生路径:一是饮食调节与生活习惯上的个人保健;一是以现代公共卫生为基础的社会和国家行动。传统的体液学说以及瘴气论仍是当时主流医学思想的根基,而现代公共卫生的种种措施亦呈现出医学与社会变革的新气象。

天津|灵魂在寻找她的伴侣

时间:12月19日(周日)14:00-16:00

地点:南开区绿荫里1号鲁能城购物中心B1内山书店

嘉宾:何向阳(诗人、作家、批评家)、张莉(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楚(作家)、霍俊明(诗人、评论家)

12月19日下午,内山书店变身诗天堂,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名评论家张莉,著名青年作家张楚,评论家霍俊明,将与诗人何向阳一起,出席其诗集《刹那》的分享会,围绕何向阳创作这部诗集的缘起,这些作为刹那与重生的隐喻、作为见证与寻找的诗句展开对谈。

成都|来吧,无限可能的非虚构——《张医生与王医生》新书对谈沙龙

时间:12月18日(周六)14:30

地点:高新区府城大道中段88号九方购物中心文轩BOOKS一楼阶梯活动区

嘉宾:伊险峰(媒体人)、杨樱(“小鸟文学”主编)、杨潇(记者、作家)、何雨珈(译者、自由撰稿人)

12月18日,我们邀请到作家、媒体人——伊险峰、杨樱带着他们的新书《张医生与王医生》与作家杨潇、译者何雨珈,空降文轩BOOKS九方店,来一场无限可能的非虚构的对谈沙龙,与读者朋友们一起思考和讨论书中所提到的诸多问题:阶层跃迁、城市命运、社会转折,一起回顾这过山车般的光怪陆离、充满变迁的三十年。

成都|一个80年代“伍子胥”的故事——止庵《受命》新书分享会

时间:12月18日(周六)19:30

地点:武侯区科华中路2号王府井商场4层轩客会书店

嘉宾:止庵(作家、学者)、史航(编剧、策划人、影评人)

《受命》是作家止庵的首部长篇小说,也是一部致敬《史记·伍子胥列传》和《哈姆雷特》的小说。12月18日,止庵携《受命》来到轩客会科华王府井店,讲述一个1980年代“伍子胥”的“复仇”故事,与读者一起分享深藏在时代里的记忆以及他对时代问题的探讨。

成都|一代人如何构建他们的知识、尊严和自我?——《张医生与王医生》新书对谈

时间:12月19日(周日)10:00-12:00

地点:天府新区天府大道南一段918号麓湖艺展中心·A4学术报告厅

嘉宾:伊险峰(媒体人)、杨樱(“小鸟文学”主编)

12月19日上午,伊险峰、杨樱两位作者将携新书做客寻麓书馆,与读者朋友们一起深度讨论书中核心议题:社会转折、城市命运、阶层跃迁、个体尊严,一起回顾这过山车般充满变迁的三十年。

成都|为民众写史的历史学家

时间:12月19日(周日)14:30-16:30

地点:天府新区天府大道南一段918号麓湖艺展中心·A4学术报告厅

嘉宾:王笛(澳门大学讲座教授)、陆大鹏(译者)

“要为民众写史。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的芸芸众生,我们的大众也应该是历史研究的对象。只有英雄帝王和精英的历史,这绝对不是历史的全部。”历史学家王笛,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的多部历史著作,既是严谨的学术著作,也被广大读者所喜爱。12月19日,王笛教授、青年译者陆大鹏做客寻麓,从公共生活与微观视角出发,与读者一同分享历史学家如何为大众写作这个话题。

成都|茶铺是个小成都——《那间街角的茶铺》新书分享会

时间:12月19日(周日)19:30

嘉宾:王笛(澳门大学讲座教授)、李磊(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编审、作家)

成都人的生活方式促进了茶铺繁荣不衰。跟随王笛的新书,我们将会在茶铺历史文化中知道:什么是茶客们的文化自信。12月19日,我们邀请到澳门大学讲座教授、美国城市史学会(UHA)最佳著作奖得主——王笛带着他的著作《那间街角的茶铺》,空降文轩BOOKS九方店,与我们一起“身在历史之中”,讲述成都人的生活史。

西安|城市文学与想象文学——《飞头獠》《侬好,上海》卫东青新作分享

时间:12月18日(周六)14:00-16:00

地点:莲湖区星火路22号老城根G PARK商业街区1F方所·设计力实验室

嘉宾:卫东青(设计师、诗人)、戴君(出版策划人、精神分析师)、丁小龙(作家)

《飞头獠》不仅是诗作的集合,书内还包含哲理中国画创始人王家春、畅销书作家二冬等72位作家、画家、设计师、唱作人,共同绘制的127幅全彩插画。而卫东青的新作《侬好,上海》手绘图又将这份献给城市的手绘心意给予了上海。本周六,我们将请到卫东青、戴君、丁小龙三位老师,一起来聊聊城市文学与想象文学,鬼怪灵感与城市手绘。

责任编辑:顾明

八字十二临冠解读

校对:丁晓

原创文章,作者:凯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rixz.com/bazi/109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