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命筛子心什么意思

文图 |刘荣道(敬告:全文分上集和下集推出。上集含提亲、落(lao)帖儿、看日子、拉担陪送;下集含娶亲和回门)“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不仅是社会传统、父母长辈的愿望,更是人类自身繁衍生息的必然。这件人生大事是通过“结婚”来完成的。(图1)“结婚”是男女双方郑重结为夫妻的仪式。新郎按照仪式迎娶的新娘,就

文图 |刘荣道

(敬告:全文分上集和下集推出。上集含提亲、落(lao)帖儿、看日子、拉担陪送;下集含娶亲和回门)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不仅是社会传统、父母长辈的愿望,更是人类自身繁衍生息的必然。这件人生大事是通过“结婚”来完成的。(图1)

“结婚”是男女双方郑重结为夫妻的仪式。新郎按照仪式迎娶的新娘,就是对新娘“身份地位”的肯定。即俗称的“明媒正娶、原配夫人”。同时,宣告了新婚夫妇婚后生活地正式开始。

“结婚”是先后依次通过“提亲、落(lao四声)帖儿、看日子、拉担陪送、娶亲和回门”等六项程序来完成的。其中“娶亲”最为关键、隆重——因为需要本村的男女老少街坊们兴师动众地帮办,才能完成。其他五项为过渡性程序。

随着时间、年代地推移和更替,全国各地均形成了各自体系完整、内容丰富、深受本地域乡亲们接受、认可、欢迎的婚俗。

本文所介绍的是,临清市东乡康庄一带1957年以前的婚俗(1957年以后基本实行了大大简化了的现代婚俗)。

提亲

古语云:“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男女双方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就得有人说合,即“提亲”。从事提亲的人叫“媒人”或尊称“大媒”。有以下两种。

一、专职媒人。(图2)

这种媒人一般都是伶牙俐齿的“大忽悠”,女性居多,俗称“媒婆儿”。她们不但能说会道,而且介绍双方的情况时,绝对是“报喜不报忧”、“隐恶扬善”地两头儿瞒。但是尽管瞒,因为“儿女的终身大事必须慎重再慎重”,所以,还是挡不住双方的家长,私下里会处心积虑、挖空心思地扒门子,选择、打探有门路儿的亲戚、同学、至交,央求或委托他们,去仔细地给打听一下对方家的真实详细情况——

1、如果打听到一方有什么缺点或丑闻,另一方找到媒人“理论”时,都会被巧舌如簧、胸有成竹的媒人给怼回去,她驾轻就熟地慷慨陈词:

“你怎么相信这个呢?‘打听’这种事儿本来就是没真事儿的事儿嘛:你打听到对脸儿的,就能听个好话儿,打听到不对脸儿的,就给人家瞎编、造谣儿、抹黑、踢媒!难道你真不知道吗?这种坏良心的人多了去了!再说了,谁能为人为得这么到哇?谁在村里还没个仇人?谁还没个不对脸儿的呀”?

2、打听到对方的皮肤有点儿黑。媒人早就准备好了“台词”:

“黑?好哇!黑么黑的恬静呀!”

我有些不解,特意查了一下《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第1289页有解:“恬静”即“安静;宁静”的意思。

这就让我有些不怎么相信了:

“怎么着?皮肤黑一点儿的男、女孩子们,就一定会是‘安静、宁静’的?而白皮肤的男、女孩子们,就肯定是‘不安静、不宁静’的了呗??哪有这回子事啊”?!

3、又打听到“男方大不少岁”。媒人就会不假思索地说:“大?好哇!巴不得呢!大了知道疼人呀!”

4、男方嫌女方大几岁。媒人也会张嘴就来:

“哇!太好了!这种好事儿精心找还找不着呢!”

意思就是“无论女方大多少岁,都是男方‘可遇而不可求’的‘福分’!”

那套公式化的吉祥话儿更多。你像:

“女大一抱金鸡,女大二金满罐,女大三抱金砖,女大四福寿至,女大五赛老母,女大六乐不够……”

这要是用赵本山的话说就是:

“嘻嘻,真会整词儿”。

为了提高效率、多赚“辛苦费”,媒人们的手里总是攥着几张“好牌”,且不遗余力、不厌其烦地往返、奔走多家。因为他们任何时候“都不是只说一合媒,而是同步穿插着说几合媒”,成功率应该在六成以上。期间,除了因个别人家出了意外事故而混不上饭以外,两头儿都是好吃好喝好烟好酒儿好待承。最后,说不成,赚饭吃、白跑腿、散伙;说成了,根据双方的家境、满意度和说合中的难易程度,收取或多或少的报酬,叫“谢好”钱。

二、临时媒人。

这种媒人不是从事说媒这一行的,而是一方的:

1、奶奶、婶子、大娘辈分和嫂子等系列的家人;

2、姑舅姨娘等系列的表亲戚;

3、街坊邻居、其爸妈或家人在本村或外村的相好、朋友等。

他们说媒的动机是:

1、受托。

男(女)方的父母熟悉某村或本村有一个漂亮利索的俊闺女或英武帅气的小伙子,和自己的孩子既年龄般配、门当户对,双方的条件又不相上下、于是孩子的家长便托其去说合;

2、主动做媒。

自己的亲戚、朋友家有个优秀孩子,觉得和对方孩子挺合适,且自己还在两头儿都能说得上话。为了亲情、友情,就一手托两家,成全美事一桩;

3、亲上加亲。

就是觉得自己的孩子和亲戚家的孩子成婚很理想。但是这种婚姻有个禁忌:为防止“姑血倒流”,舅家的男孩子可以娶姑家的女孩子,而姑家的男孩子则不能娶舅家的女孩子。

(说明:这属于“三代以内的近亲结婚”,已于上世纪的70年代被依法废除)

建国前,婚姻全部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做主,本人没有选择的权利。所以“盲婚哑嫁”的情况居多。即:

不允许男女双方在结婚前见面儿,所以对方的面容长相、高矮胖瘦、身体形象、和人品素质状况等一概不知。直到入洞房后才能看到对方的“庐山真面目”。届时如一方或双方极不称心,也“无力回天”!因为已经拜过天地,成为实质上的夫妻了,只能是被强行地“捆绑”在一起,苦度终生。所以导致入洞房后的悲剧经常发生:

1、男方因气不过连夜离家出逃远遁,害的女方终身守寡;

2、新婚夜,女方远离喜炕、严守玉身、拒绝触碰,连夜或次日清晨跑回娘家,永不返回!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陋习观念,在建国前的人们脑海里,已经根深蒂固!表现为“人们纷纷趋之若鹜、心领神会地‘为己所用’!”

这不,媒人刚刚登门提亲,男方家就迫不及待地去“合婚”,就是求算命先生算算俩孩子的属相“使着了吧”?八字“合”吧?(图3)

(说明:之所以叫“八字”,是因为每个人的出生年、月、日、时四项,都是由“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中的一个字组成的,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共八个字。比如“甲子”、“乙丑”、“丙寅”和“丁卯”……)

“合婚”时,男方的家长报上双方的属相和“八字儿”时,算命先生就像煞有介事地打开《相书》,仔细查阅,根据《相书》上罗列的“什么属相和什么属相‘使着了’、‘大吉’,‘使不着’、‘相尅’或‘犯忌’”等等公式化的内容,信口雌黄地作出“权威性”的结论。男方的家长就如获至宝、虔诚地接受、利用那个“神圣结果”,来决定这桩婚姻的成或散。结果是造成了不计其数“棒打鸳鸯两分离”的悲剧婚姻。比如:

双方本来是“青梅竹马”、情投意合爱慕有加的甜蜜情人,却因属相“使不着”、“相尅”或八字“不合”,而被活活拆散!逼迫许多恩爱恋人毅然私奔、永不回家;或在外地煎熬、漂泊几年后,两人抱着孩子返回家中。

建国后,国家颁布了《婚姻法》,虽然头几年民间仍旧采用旧时婚俗,但是除了少数家庭以外,婚姻已不再是由父母包办了,双方在媒人和家长地陪同下,可以“约会”了,叫“相亲”。届时,彼此欣赏、爱慕对方,或觉得还行或还可以,就把婚事订下来。

“相亲”时,一般是在集市上的饭店或庙会上的饭铺儿或席棚里,有双方父母、长辈、亲戚和媒人等参加。相不成,各奔西东。相成了,中午不论坐什么席面,全由男方买单儿。还要给女方家带来的七大姑八大姨们,每人买一个“人造革”的提兜儿,每个提兜儿里都装上一只烧鸡,她们只管拿回家去让大人孩子们解馋、享用就好了。

落(lao)帖儿

订婚后,就必须尽早地用书面形式“落(lao)帖儿”,把婚事确认下来。双方提前请村里文化人,把三代人(祖、父、本人)的姓名、出生年月日、属相、八字和称谓等,写在大红纸上,装在有金色图案的大红信封里。封面上字样:

男方写“敬请金诺”;女方则写“仰答玉音”或“谨遵台命”。

落帖那天,媒人先到男方家取了帖儿,带上猪肉和点心等礼物,就直奔女方家。把男方的帖儿交给女方家,再拿着女方家的帖儿,回送到男方家就算完成。如果女方家较远,媒人就在女方家吃午饭;如果是近村儿或一个村儿的,就回到男方家吃午饭。不论在谁家吃,都会受到“酒肉泡心儿”地盛情款待。

实际上,“落帖儿”就相当于建国后的“登记领《结婚证》”。从这个意义上讲,建国后就已经废除了“落帖儿”。但是民间却“既落帖儿又登记”地延续了多年才自消自灭掉。

算命筛子心什么意思

看日子

“看日子”即选择一个“大吉大利”的日子进行结婚仪式娶亲。落帖后双方会根据两家人的实际情况协商确定,需要几个月或几年后才能结婚。无论什么时候结婚,男方必须在距离结婚还有一两个月的时候去“看日子”,以便让双方有足够的时间做完、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

看日子由男方的父(母)亲:

1、到集市上找“算卦的、算命的”先生看,那些先生可能是好眼好户儿的,他摆了个算卦摊儿;也可能是扛着竖旗、满大街转的盲人,竖旗上写着“麻衣相”仨字。反正碰上谁算谁呗。(图4)

2、找本地某村“大名鼎鼎、遐迩闻名”的“赛八仙”、“观天眼”之类的风水“大师”看。

无论找谁看,那些“先知”们,先让男孩子的父(母)报上双方的信息,就开始故弄玄虚、装神弄鬼地表演。你看:

他们表情严肃地打开已经快掀烂了的《相书》,皱着眉头,特别“认真地”查阅一番后,就伸开手掌,手心朝着眼睛,边在嘴里念念有词,边用大拇指尖儿、上下左右来回轮换着、掐另外四个手指头儿的各节儿,转几圈儿后,才像“发现新大陆”似地宣布:

“n月n日就是大吉大利的‘黄道吉日’!祝贺上天对你家的厚爱!”

男方父(母)一听,立刻就会乐得合不上嘴儿。说:

“谢谢,如果不是您这位先生的心眼儿好:仔细地查了恁长时间,哪会查出恁好的日子呀!”遂心甘情愿地不止多付了“吉利卦”钱,还觉得特值、一点儿也“不冤枉”!

其实,根本不用查,“先知”们就可以脱口而出地把“好日子”说出来,因为那些所谓的“好日子”,就在他们嘴皮儿上呢,他们几乎每天都要给看日子的人告诉几次。但是他们绝对不可以那样做,因为看日子的人会“很不买账、很不高兴”。心里说:

“哼,骗谁呀,你不查,光凭嘴儿上说,怎么知道是‘好日子’呢?只有‘耗费时间’认真地‘查’、才能‘查’出‘真正’的‘好日子’来呀?”

人们的这种理念,现代的人会觉得无法理解。但这是彼时的真实写照!

拉、担陪送

“陪送”,就是娘家人赠送给闺女的嫁妆。数量多少因日子、家境的贫富而异。一般大件儿有柜、箱、厨、桌儿、椅、盆架儿、梳妆台和几铺几盖;(图5)小件儿有单衣、棉衣、布料儿、大小炕单子、枕头枕巾、茶壶茶杯、酒壶酒杯、脸盆儿毛巾、香皂皂盒儿、便盆儿等,还有象征吉祥的筷子一把儿(喻义“快得子”)、发面酵头(喻义“婚后发家”)、盐(喻义(夫妻搁缘发)、植物双棵艾(喻义“双相爱”)和长命灯(喻义“双长寿”)等。

不论是大、小件儿,都得贴、包上大红纸或系上“红(重读)子儿”(就是“大红布条儿或染的大红绳子),以示喜庆。

“担、拉陪送”由男方家全程操办、实施。请几辆车和几副或十几副挑子,在娶亲前一天或前两天把陪送担到男方家。根据婚俗:

1、为图吉祥,“担、拉陪送”必须是“双日”进行(绝不可是单日)。所以,如果娶亲那天是单日,头一天去就好了;反之,娶亲那天是双日,就得提前两天去。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恰逢月初的初二结婚,前两天有廿九和初一俩单日,咋办?那只好会在提前两天的“廿八”就得把陪送拉、担过来。

2、“拉”陪送,是套马车和牛车去拉,万万不可以套驴车拉,因为民间说“驴是鬼的化身”。“担”陪送时,两头儿用的工具,必须是“给牲口筛草”的那种竹筛子。为什么?我也弄不明白有什么说头儿“非得使用竹筛子、而不用别的什么工具”。

因为彼时乡亲们的日子并不怎么富裕、喂牲口的少,所以要借齐十几个竹筛子并不容易。譬如,有的小村儿只有几家喂牲口的,所以喜东就得央求街坊邻居亲戚朋友帮忙:凭各自的关系,到外村借来一些,才能凑够。(图6)

3、女方家为了“显摆”陪送多,就往筛子里少装东西,本来一个筛子能装上个十件儿八件儿的东西,但是,只往里装一件儿。比如:一把酒壶、一块儿布料儿,一盏煤油灯、一把鞋刷子、一个洗衣搓板等。不止是筛子,拉陪送的车辆也是每辆车只装一件儿,比如:一个箱子;一把椅子;一张桌子等。多一点儿也不装。

4、“拉、担配送”的队伍里,无处不系着“红(重读)子儿”:赶车、挑担人的扣子上,牲口的笼(重读)头上,车辆、扁担和竹筛子上……

5、提前做好三新的几铺几盖喜被窝(“三新”就是:新被面、新被里和新絮棉)。而且活儿再多,也必须一天内做完才行,决不可以拖到第二天。所以做“喜被窝”的前几天,新人的妈妈就开始张罗:到各家去聘请、约定几个或十几个“吉祥女人”(丈夫健在、儿女双全)来帮忙做。因为那天是多床被子褥子同步做起,如果准备工作做得不充分,就会出现“窝工”现象。为此,聪明的妈妈总是提前请几个手脚麻利的“明白二大娘”,先把被面、被里,褥子面、褥子里“可落”完毕(“可落”:就是把各自的被面被里、褥子面褥子里的两头儿缝在一起),届时就不会出现窝工现象了。

为预祝两位新人婚后多子多孙起见,必须要把提前准备好的红枣儿、栗子和花生,缝制在每床被子的角里。喻义:

结婚以后,“不但要‘早得贵子’,而且还要生一个男孩儿再接着生一个女孩儿……地‘花着生’”。

6、陪送应该由女方家置办,但不少是男方家买齐了布料、絮棉(康庄叫“lang三声子”)送到女方家,那么,女方家就只管做就好了。很多男方家还把女方家要的彩礼钱、和价值不菲的金银首饰化妆品等贵重物件,写好明细清单,一并送到女方家。为了防止其中一方反悔起见,作为证人,不论是送钱、送东西,都要由媒人参与或转交。

“大饭礼”:出嫁前,女方的姑、舅、姨和同辈份各系列的亲戚们,以及叔伯、亲叔伯、堂叔伯的奶奶、婶子、大娘嫂子们,都要给待嫁女钱或被面、褥子面、炕单子、衣裳布料儿、绣花枕套、枕巾等东西,叫“添箱”。统称“大饭礼”。碍于礼节,娶亲那天,由送亲男(待嫁女的哥哥、亲叔伯或堂叔伯哥哥),把大饭礼带给新娘的婆婆。但是,因为大饭礼需要娘家人日后陆续还给亲戚、家人们,所以婆婆收到后再还给新娘,由新娘择时再交还回娘家。

作者简介:刘荣道,1945年生,康庄镇康四人,中共党员,临清市作家协会理事,康庄镇文化站原站长。《康庄人说康庄》将介绍康庄发生过的重大事件;全国著名学者、大师、历史名人;人文景观、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地方美食、风味小吃等。

壹点号山东创作中心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原创文章,作者:凯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rixz.com/bazi/109472.html